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上河图》传说

发布 2024-03-22 20:10:10 阅读 9672

《清明上河图》传说。

关于《清明上河图》,在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时候有一位地位不高的**,名叫莫怀古。他家中藏有三样宝贝:

一是《清明上河图》,二是玉环“一捧雪”,三是一位名叫雪艳的美妾。不幸的是莫家有位匠工叫汤勤,出卖主人投靠奸相严嵩门下,为严嵩出谋划策把莫怀古的三宝夺过来。严嵩首先派人勒令莫怀古把《清明上河图》送上。

莫怀古舍不得把画交出,但又怕得罪严嵩,最后只好请人摹画了一张复制品给严嵩送去,谁知此事被汤勤识破,告诉严嵩:“画中的麻雀这样小怎么能踏满两片瓦?张择端决不会这样大意,一定是个摹品。

”严嵩听完大怒,以莫怀古“通倭”罪名投入监狱。幸好莫家有一位家人名叫莫成,长相与莫怀十分相像,愿意以自身替主人免于一死。莫怀古便带着《清明上河图》逃生。

这样,《清明上河图》才得以保全下来。这个传说于清代由戏剧家李玉编成剧本,到处演出。故事虽属传说,但也说明《清明上河图》历来被视为珍宝。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长二五二五公分,在这幅不大的构图中,画了五百多个人物、二十多只船、二十多辆车、五十多头牛、马、驴等牲畜,农舍绿树,山水河流,真是应有尽有,一切都清晰自然,形象逼真。这说明画家张择端长期认真深入观察生活、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画家通过清明节这一天,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城汴京(今开封市)百姓过节赶集的盛况。画一开始就表现人们四面八方向上河镇汇集,有乘轿的、坐车的、有赶着满载东西的毛驴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一条通向城门的街道上,有乘轿的妇女、加有棕毛盖的牛车和串车队。

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地摊和临时棚子,人们有着各自的生意,有造车轿的、卖吃的、卖药的、算命的、卖弓的、卖布匹的、卖水果的、理发的甚至**字的,这是临近闹市的序幕,一切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十字路口是商业闹区,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什么“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疋帛铺”、“杨家应症”、“赵太丞家”……商店林立,热闹非常。

再有十字路口转角又是另一番景象:有说书的、杂耍的。街上各种身份的人物特别丰富:

官吏、绅士、商人、船夫……他们举止不一,各司其事。这些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致,神情丰富。

这幅尺寸不大的画卷,内容极为丰富,真令人目不暇接。它通过清明节真实地反映了北宋京城汴河一带人民的风俗生活情景和建筑地貌,使人看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把人引到了北宋时代生活当中。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对研究我国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古代建筑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说课稿

清明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古诗 清明 作者杜牧描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时节的景象,借春雨绵绵寄托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惆怅感伤无限哀思。这是一首叙事诗,寓情于景,同时这也是一首七言绝句,语言十分简洁,通俗易懂,音韵和谐。三年级的学生学过不少的古诗词,也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诗歌的方法。清明 这首诗所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第2课时 一 教材分析。部编本三下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这堂课是第2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定为 词句段运用 和 日积月累 2个板块。其中,词句段运用 安排了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一是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说清楚某个手工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学着 纸...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 一 教材分析。部编本三下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这堂课是第2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定为 词句段运用 和 日积月累 2个板块。其中,词句段运用 安排了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一是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说清楚某个手工活动的过程,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