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21 11:50:09 阅读 4642

第七单元珍惜。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4.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

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

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

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

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国母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三、细读品悟:

(一)讲读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再读,你是从哪感受到了?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3.刚才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祖国母亲为什么会哭泣?”你能找到答案吗?

4.从母亲的哭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母亲的心情?谁来读?

5.面对母亲的哭诉,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怎样理解“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残暴的蹂躏。”

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

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

二)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贼。

中国的未来:……代替………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国母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

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

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四、情感升华: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

4.总结。作业设计】

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

3.小结。二、日积月累:

尝试背诵。三、听写本课生字。

四、拓展阅读《可爱的中国》一书。

五、练笔:1.想象:在写《可爱的中国》时,狱中的方志敏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能想象到吗?

2.学生发挥想象,交流。

3.指名学生说,共同评议。

4.把你想象到的方志敏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六、总结。作业设计】:

1.写摘录笔记。

2.背诵课文中震撼人心的句子。

3.完成小练笔。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

教学目标】1.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意。

2. 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送别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

2.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板书课题)

二、研读与赏析。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送别谁?

2)高适是谁?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3.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荒寒凄凉的环境)。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

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读这句诗,突出“千里”;再读这句诗,突出“曛”。

5)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这就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1)从**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2)好友分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糕到了极点了,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安慰,鼓励。

3)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慰朋友?

4)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一些什么呢?(小组说说)

5)感情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学生自由讨论赏析(板书:豪情昂扬)

三、小结。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

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

第二课时。一、有感情地背诵《别董大》

二、对比阅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

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送元二使安西》。

三、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解题学生读读题目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2.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3.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4.自由读,交流读懂的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

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结: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

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多诵读,悟诗情。

三、练习:比比谁的反应快。

1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3.浥这个字读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体会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

2.背诵自己喜欢的送别诗。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可爱的中国。课题班级小组成员家长签字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 可爱的中国 教材助读 作者简介 方志敏 1899 193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 杰出的农 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写下了 可爱的中国 清贫 等文章。可爱的中...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珍惜。可爱的中国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 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 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 供词 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 清贫 和 可爱的中国...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课题 可爱的中国。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 一书。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本文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和远大抱负。学情分析 作者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因此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方志敏的资料及所处时代的资料。学习总目标 1 我能正确读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