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
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板书设计:11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
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
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2.(屏幕出示这几句话)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四、引向深入:
那晏子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
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1.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
3.汇报交流:
一)第一个故事。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1)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
2)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聪明在**?
晏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定位为“狗洞”。有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3)感情朗读: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二)第二个故事。
句一: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1)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2)“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3)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呢?
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
人”一说。)
4)感情朗读。
句二: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1)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2)在这里晏子能实现反侮辱,有何秘诀?
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3)有感情朗读。
三)第三个故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2)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及类比推理等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有。
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二、研究晏子神情,体会智慧。
1.从晏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们还能从**看出他的智慧吗?请再读读课文,找找写晏子的句子,细细品味一下。
2.学生自学后交流:
1)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
只是看了看,就想对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智慧超群。)
2)晏子严肃地回答……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
晏子不改的是什么?(超人的智慧和爱国的情怀)
三、角色朗读,课堂表演。
分角色朗读三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读《晏子春秋》,感受晏子的语言艺术。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是狗国只好大开城门。
没人才下等国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强盗国只好陪不是。
12*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
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小组组合表演。
五、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0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 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2 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3 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4 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重难点 1 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2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三单元人教新课标 教学
第三单元。一 看拼音写词语。二 选择正确读音。三 辨字组词。篙 漠 瞻 患 蒿 寞 檐 串 四。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翻来 去情不自 一本正 飘 舞 牙 嘴心 胆 高 烈。小心 置之 漫不 五 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的话语发扬 地钻研 的感情维护 地歌唱。六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三单元人教新课标
第三单元。一 看拼音写词语。二 选择正确读音。三 辨字组词。篙 漠 瞻 患 蒿 寞 檐 串 四。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翻来 去情不自 一本正 飘 舞 牙 嘴心 胆 高 烈。小心 置之 漫不 五 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的话语发扬 地钻研 的感情维护 地歌唱。六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