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8)
第5课黄河颂。
一、学会朗读,感悟诗歌的节奏美。
1.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2.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二、再读诗歌,感悟诗歌整体美。
1.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大意。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黄河两岸是我们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黄河代表着英雄的中华民族。
2.悟读诗,体会诗歌的整体美。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研读课文,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怎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
6.概括本诗的语言特点。
四、个人反思。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发源(yuán) 屏障(zhàng)
b.浊流(zhú) 流泻(xiè) 构筑(zhù)
c.哺育(bǔ) 山巅(diān) 劈开(pī)
d.体魄(pò) 宛转(wǎn) 扮演(bàn)
2.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释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并作简要分析。
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多少英雄的故事。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3.请根据课文,补出下列空缺的词语或句子。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 。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 。
4.请补写出下列描写黄河的诗句。
1奔流到海不复回。
2将登太行雪满山。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黄河远上白云间。
5.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1)本诗歌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哪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内容是什么?
2)这首歌词的第。
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主体部分中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找出一个词来统领,应该是哪个词?它所统领的内容是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9)
第6课最后一课(第一课时)
主备人:侯韦华审核人:
一、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哽( )赚 ( 踱 ( 捂 ( 惩罚( )祈祷( )
诧异( )郝叟( )懊悔( )钥匙( )
2.解释下列词语。
(1)哽:(2)惩罚:
(3)征发:
(4)祈祷:
(5)诧异:
二)简介作者。
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家。他的作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中的杰作。代表作有长篇**《小东西》、短篇**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2.依据时间顺序,将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做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情感和不屈精神。
二、研读重点,理解内容。
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下列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原先觉得课本‘那么讨厌’,‘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2.研读文章结尾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2)文中哪些动词很好地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
(3)找出表现韩麦尔先生内心痛苦的词句,分析它的作用。
三、分析描写,**人物。
1.外貌描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作用?
2.试举一例神态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3.文中动作描写最传神的是哪几句话?它有何作用?
4.“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属于什么描写?其含义是什么?
6.概述“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的人”。
四、个人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0)
第6课最后一课(第二课时)
主备人:赵兴红审核人:
一、前情回顾。
初步了解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基本特征。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内心世界,看看文章是怎样进行细节刻画的。
二、研读语言,洞察心理。
一)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上课前”。
(1)“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2.分析“上课中”。
(1)今天的情形和平时不同,表现了小弗郎士怎样的心理?
(2)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请找出有关语句。
3.分析“下课后”。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2)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三、疑读课文,**环境描写。
1.找出开始的两处环境描写: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3.上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析“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一句的作用。
5.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的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细读课文,研读语言。
学会如何借助语句与人物、中心的关系辨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方法。
1.“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
3.“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忘不了”?“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你想象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中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五、个人反思。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夹着(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chí) 赚(zh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督学 b.思量墙璧。
c.惨白阻塞 d.戒尺溜冰。
3.下面的几个句子采用了何种描写方法,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服饰描写 f.环境描写。
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4)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5)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4.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1)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3)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二、课内语段阅读。
5.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
6.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17.“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忽然”二字表明了什么?
8.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19.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2)“放学了,——你们走吧。”(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1)
第7课土地的誓言。
主备人: 审核人:王国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家国情怀 为主题,选择了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黄河颂 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抗战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老山界 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no.33 第17课紫藤萝瀑布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一 学习导航。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作家,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其 弦上的梦 在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 奖,三生石 获1977 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 奖 另创作了大量游记 散文,其散文 西湖漫笔 紫藤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邓稼先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邓稼先 元勋 无垠 选聘 至死不懈 筹划 宰割 彷徨 仰慕 鲜为人知 开拓 难堪 鞠躬尽瘁 风悲日曛 兽铤亡群 二 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文体特点。三 自主阅读,认真思考。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写邓稼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