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发布 2024-03-10 10:00:13 阅读 3345

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元勋( )无垠( )选聘( )至死不懈( )筹划( )宰割( )彷徨( )仰慕( )鲜为人知( )开拓( )难堪( )鞠躬尽瘁( )风悲日曛( )兽铤亡群( )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

一、前情回顾。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

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写作手法**。

五、精段研读。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一课时)

一、资料助读。

1.关于闻一多。

二、自读**。

任务一:1.字音字形。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潜心贯注( )慷慨( )淋漓( )气冲斗牛( )迥乎不同( )

〔明确〕 shuāi hè dié qiè wù qián kāngkǎi línlí dǒu jiǒng

2.词语解释。

衰微: 赫然: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任务二: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 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三、合作**。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质疑: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4)作者是怎样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优秀品质的?请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质疑:

革命家的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的哪些精神?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一、前情回顾。

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凌乱……饭,几乎忘记了吃……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6.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争取民主!

7.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8.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二、**语言。

1. 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2.学生圈点勾画,找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三、品读表达方式。

1.说说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找一找,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四、写法**。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里面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组词。

舀( )轻捷( )校对( )藤躺椅( )抹杀( )调羹( )绞肉机( )悠然( )喘着( )腻( )摘掉( )阖一阖眼睛( )揩( )疙瘩( )深恶痛绝( )

2.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3.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4.深入研读讨论。

(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第4课孙权劝学(第一课时)

一、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二、顺读课文。

2.方法指导。

读出节奏的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疏通文意。

1.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古今意思相同的词等;

删(删除):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

补(增补):省略的成分;

换(替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

调(调整语序):如倒装句。

2.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

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3.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4.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5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梳理梗概,指导背诵。

1.梳理梗概:这篇短文如果分成两个部分,应该怎样分,每一部分的段意如何概括?

第4课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一、前情回顾。

1.背诵全文。

2.复述课文。(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3.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个人,扮演三个角色。)

这堂课我们就一同了解一下这篇短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学,吕蒙又是怎样展示听劝的效果的。

二、研读内容。

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细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2.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根据原文说明。

三、拓展迁移。

依据注释,顺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理解这两篇文言文的大致含义,然后谈谈对这两篇文章的看法。

1.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

“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劝学。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④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⑤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展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传记或散文。这些人物或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是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或是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家 阅读 学习这些描写人物的作品,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邓稼先 是杨振宁写的一篇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3.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 篇章结构 人文内涵进行揣摩 感悟和积累。4.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5.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6.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2.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字词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梳理积累。1.邓稼先 元勋x n奠di n基。选聘p n谣言y o 背诵s ng 昼zh u昆仑l n 挚zh 友。萦y ng带。曛x n殷y n红。铤t ng而走险。可歌可泣q 鲜xi n为人知。至死不懈xi 鞠j 躬尽瘁cu 当之无愧ku 家喻户晓。锋芒毕露l 妇孺r 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