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二课时。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借助策划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着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等,一是加深对课文蕴意的体会,二是为这次活动做准备。
策划这次活动,学生重点讨论的问题是活动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要积极地参与,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下面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1.先回顾学过的课文,总结课文内容的共同特点。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见游子奔回家乡心情之切,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游子归乡后的感慨。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讨论的时候,可以先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浓浓的乡情,思路应该开阔起来,不仅可以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等方式,还可以有学生自己的创造,比如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等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的活动。根据学生讨论的初步结果,分朗诵。
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等,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3.最后,可以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根据讨论结果,师生确定活动的地点和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策划的这次活动如期进行,这样不仅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享受一种策划成功感的喜悦。
习作。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建议: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肤浅和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浮华,不能打动人,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
变化,或请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刚回到故乡时,儿童谁也不认识他。当他在故乡住下来后,发现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
以此来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2.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后,要引导学生具体想象,从哪个方面来写。教材中只是一个提示,要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充分交流,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要结合一两个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重点,起到示范举例的作用。
在学生写之前,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学生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
在交流评价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口语交际 习作五》教案分析
案分析。口语交际 习作五课时。一 谈话引入主题。这个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著中的人物。二 角色选择。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你最崇拜谁?你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当一回你...
小学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 口语交际 习作二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诵读古诗,引发期待。诵读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教育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 口语交际 习作二 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的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