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发布 2024-03-18 12:20:02 阅读 9581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1

教材分析】这节课首先利用整数除法中,根据商的不同情况把整数除法分成两类,其中通过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样的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及其关系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并且知道整数除法中,有的算式能整除,有的不能整除,通过整数除法中整除的算式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从而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奠定基础。

2.当两个数之间是因数与倍数关系时,会正确判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使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难点: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课件。

复习导入】口算。(出示口算题卡)

师:整数除以整数商是不是都是整数?在15÷3=5的除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

今天我们要研究像15÷3=5这样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新知**】1.教学例1

1)用课件展出例1的算式。

2)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整数除法中商的结果把题中的算式进行分类。

3)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教师让各组组长展示本组分类的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并用课件展示分类结果。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把整数除法算式按商分成两类,第一类商是整数,第二类商是小数或商有余数。

2.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师:像12÷2=6这样,在整数除法中,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哪位同学知道,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归纳总结并用课件展示: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中,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说明: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同时还要请同学们注意: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只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而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3.回到例1分类的课件,指定几名学生回答各算式中是否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巩固训练】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请四名同学口述每一小题的答案,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

例1:12÷2=6

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整数除法算式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课后反思: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熟悉的“整除”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概念。

2.在说明倍数和因数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到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2)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例2、例3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设疑: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根据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从而求出18的所有因数,由求一个数的因数有多少个过渡到求一个数的倍数,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使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上,同时深化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例2、例3中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目标】1.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

3.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多**课。

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知道数和数之间存在着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下面这些数中,哪些是12的因数?哪些是2的倍数?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点名汇报、全班反馈。

师:从这些数中,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出这些数,你能找出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新知**】1.教学例2(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你一定能找出18的因数有哪几个。(课件出示例2)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找法。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讲解:

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那些整数就是18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也可以像右面这样用图表示。

师:观察18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将这些发现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对应练习。

尝试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教学例3(找一个数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一个数所有的因数,你能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倍数吗?

1)课件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请一个小组组长代表汇报,全班同学反馈,教师讲解:

列乘法算式找。用2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即2×1=2,2×2=4,2×3=6,2×4=8,……

这里的积都是2的倍数,所以2的倍数有2,4,6,8,…

也可以表示为。

3)组织学生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集合法。

4.对应练习。

1)3的倍数有哪些?5呢?(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第(2)小题。

巩固训练】完成教材第7页第3~5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2)

例2: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3:2的倍数有2,4,6,8,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归纳求因数和的方法并发现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第3课时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列表,引入对抽象知识的学习的倍数的特征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材选取了1~100这100个自然数的分析,通过涂色,概括出的倍数的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识的难度。

学情分析】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教材选取1~100的自然数进行按要求涂色,借助学生已有的倍数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教学目标】1.掌握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难点:运用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课件、百数表。

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2的倍数的求法,请你迅速地写出10个2的倍数。(学生独立写出,教师巡视指导,点名口述答案,教师板书)

师:观察写出的这10个数,看看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的倍数的特征)

新知**】1.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根据倍数的定义很快写出了10个2的倍数,现在请看课本的百数表,请你将这张表中2的倍数框起来,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点名汇报,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演示框数的过程。

结论:是2的倍数的数个位上都是0,2,4,6,8。

师:大家看得真仔细,100以内的数中,个位上是0,2,4,6,8的数,它们都是2的倍数。

2)验证规律: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呢?这个规律正确吗?请同学们写一些大一点的数来验证一下。

学生口述,师生共同总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0,2,4,6,8就可以了。

2.介绍奇数、偶数的概念。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3.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活中哪些数是5的倍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5,10,20,100,…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几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课本上百数表中,请同学们找出5的倍数,并圈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办法验证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巩固训练】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做完这道题,总结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5.古诗词三首。一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 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二 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 清朝纳兰性德。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 瓜洲 京口 的大略位...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现在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 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思想实验。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陶冶千差万别的学生,从而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因数和倍数这节课...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 观察物体 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从正面 上面 左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摆多种符合题目要求的立体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