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2 10:05:08 阅读 9842

22.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分清文章层次。

3.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理解课文最后作者议论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相同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哪杯水会先结冰?(生答)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人说是一起结冰,那么实验证明是热水先结冰。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所以世界上将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为姆潘巴效应。

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故事《河中石兽》,看看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作者介绍。

1.纪昀(1724—1805),字晓岚,道号观弈道人。乾隆十九年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读课文。

1.听录音,注意字音,积累词语。

2.再听录音,注意停顿。

3.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正确停顿。

四、翻译课文。

1.提示重点词语的意思,学生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采用小组交流互助的形式翻译课文,组内轮流翻译,记下难译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然后展示自己组翻译的成果。

其他组进行纠正补充。老师进行适当点拨。

2.齐读每段译文,做到能复述故事情节。

3.根据翻译,复述故事内容。

五、分析课文。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没有结果。

第二段:讲学家认为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并由。

此得出遇事不能主观判断的道理。

六、小结。本文写了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不同的人物根据不同的道理得到了。

不一样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

七、布置作业。

1.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总结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等现象。

2.熟读课文,加深对笔记**的认识。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湘潭九华第一中学电子备课用纸。上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月日课时第课时。课题25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1 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2 理解文中 河中寻石兽 的四种方法。3 体会 实践出真知 这一道理。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理解文中 河中寻石兽 的四种方法 体会 实践出真知 ...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河中石兽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2 借助多 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

22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22.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分清课文层次。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授寻找石兽的故事。2 朗读课文。加深对笔记 叙事简洁生动特点的认识。3 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理解课文最后作者议论的含义,并做出评价。教学过程。一 导入。导入 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在你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