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01 16:10:06 阅读 2052

新华中心学校教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10、螳螂捕蝉。

老街分校王敏。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其典故出自《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故事的展开以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为主,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读悟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以前曾经学习过寓言故事,知道寓言故事的特点就是: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可以借复习回顾、讲故事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寓言的知识的回顾,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课前安排学生查找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当时诸侯割据的大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现的大臣劝谏吴王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查找资料,解决这部分问题。

教学思路提要。

1、 由题入手,引出课文内容。

2、 预习检查,读准字词长句,理解词语。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4、 再读课文,把握课文起因结果。

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

四)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1)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

蝉又是什么?(知了)

两只昆虫有什么关系?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八字成语。说一说此成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螳螂捕蝉》一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指名说:借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么,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预习检查,读准字词长句,理解词语。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

诸侯国禀报固执毫不介意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打消念头隐伏祸患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打着鸟转来转去弹弓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举起前爪露水。

3、**车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长句朗读,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需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螳螂捕蝉”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谁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3、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四、再读课文,了解起因和结果。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当时的吴国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国内国外)?请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说一说。(生生自由交流,指派代表汇报)

a、国外:战国时期,局势混乱。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b、国内:是否攻打,意见不统一。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大臣认为不应该贸然攻打)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吴王执意攻打)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怎样表现吴王的固执,读一读,演一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理解人性格特点)

3、小结过渡:同学们,尽管此时吴国内外的形势都不适宜对楚国贸然出兵攻打,吴王的态度还是如此坚决,攻打楚国一事好像事在必行了,但最后,他攻打楚国了吗?

(生答:没有。自然过渡到最后一节)

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仔细体会。

4、什么是“恍然大悟”?谁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5、课文开头,吴王坚持要攻打楚国,最后又说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6、质疑:(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少年说的话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围绕类似的问题,由学生自由提问)

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我们就下节课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板书设计:10、螳螂捕蝉。

起因固执攻楚。

经过巧妙劝说前后照应。

结果打消念头。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人员信息。注 案例见第二页。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 螳螂捕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特殊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顾不...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毫不介意 等词语。2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3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重点 难点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教学过程 ...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螳螂欲捕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 根据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 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几个吗?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