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四。
练习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四。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教学难点: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4(教师板书)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生活”中的第一部分,体会舅舅说的话的意思。(2)读顺第二部分的句子。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指名读。交流句意。
齐读。2、出示第二部分的五个句子,指名读。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1、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
3)同位说说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6)学生练习背诵。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教案《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四》。
五、课堂练习。背俗语和成语。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俗语和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积累。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试着说说如何解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教学重点: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难点: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4。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
1)读“写好钢笔字”题目,明确练习要求。(2)朗读这段话,观察书写格式。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1.
明确练习要求。
观察书写格式,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口语交际:学会做解释。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六、总结提升。
今后,当我们被别人误会了,我们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应注意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宽容他人,又能得到他的宽容。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学会第十五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理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新整理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六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 1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xx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6。2 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他 她 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
整理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计划
最新整理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计划。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 1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2 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 有意义的故事。3 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4 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教学重 难点 1 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
2019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语文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期末练习题。班级姓名成绩。同学们,一学期又即将结束了。在此,我们来一次自我检测怎么样?一 抄一抄,要求正确 美观。5分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二 这学期的生字词你都记得吗?看拼音写词语。8分 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