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读后感

发布 2023-11-22 11:30:09 阅读 7082

读《语文课堂提问有技巧》

*** xx在研究《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提问技巧》课题时,有幸拜读了王海霞老师的《语文课堂提问有技巧》一文,受益匪浅,对我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文章全文如下:

爱因斯坦说:“提问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提问能否有效的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课堂提问应如何设计,才能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现在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下我粗浅的看法。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满足感”,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学生读过课文往往感觉:

“全懂了,没问题了”其实,他们的理解只是肤浅的。比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学生读过文章之后的思维仅仅停留在马蒂尔德爱慕虚荣上,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马蒂尔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针对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女主人公在得知自己花了十年心血偿还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她会怎么想,怎样做呢?

”这一问题距学生的学生理解仅有一步之遥,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于是他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她会兴高采烈,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也有人认为她会伤心欲绝,因为自己为之付出的青春的代价竟然是一挂价值仅五百法郎的假项链;也有的同学认为,她会对此无所谓,因为在过去十年的艰辛劳动中她已经体会到生活的真。

1正意义。我没有简单的断定谁是谁非,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丰满起来。

二)提问要启发学生思维。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还能启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提问如果一味的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因此老师要仔细琢磨提问的角度,要问的新问的巧。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老师先给学生讲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时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印了一些海子的诗作。然后,我问了一个问题:

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看似与文章无关,却能扣开一扇准确理解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理想的大门。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的进行思考讨论概括出海子的一生的三个梦想:

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的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学生通过讨论不仅加深了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要能挖掘学生潜能。

语文课堂提问还应该注意是否能使学生潜能得到极大发展,课堂提问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就会感到自身价值被尊重被赏识,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语文课堂提问要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2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展开的讨论,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

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失败,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之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

而从刘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烁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光芒,这正是婆婆驱逐她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逆来顺受。这是刘兰芝不会做的。

原作的魅力固然无穷,但假设的情节又激活了一个个个体对原作的解读,锻炼了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四)提问要层层深入。

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课堂提问如果杂乱无章,或者过难过易学生都会不乐意接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把难问题分成易解的问题,把大问题分成一组小问题,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位老师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老师先提出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马上答出—“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这下学生纷纷答出“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没有变,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问。

3题的铺垫,可以不费劲的答出:“看风使舵”。最后老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更有深度的问:

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这样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斯基为了将军,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他对上阿谀逢迎,奴颜婢膝,对人民威风凛凛,蛮横欺凌,这是一条媚上欺下,善于看风使舵的变色龙。他本人就是沙皇**的一条还不赖,怪伶俐,挺忠实的看家狗。作者塑造了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透过这条变色龙,使我们看到**社会中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五)提问要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一个好的教师用提问来激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比如教育专家钱梦龙在执教《愚公移山》时,不问“孀妻”怎么解释,而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父亲会同意吗?

学生抓紧时间去看文章,发现“孀妻”是寡妇的意思,这比直接告诉他“孀妻”的解释要强得多。因为答案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所以印象也就更深刻,而且这样的提问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问”是教师上课时常用的方法,但是要很好的利用这一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每个老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提问。

王老师言语之中透露出了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为我今后研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会按照王老师的方式,巧妙设置提问,让语文课堂更能充满活力。

课堂提问艺术读后感

课堂提问艺术 读后感。读了 课堂提问艺术 以后,我对课堂提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 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不要过于简单 这个观点印象尤其深刻。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想说 爱说的境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 是不是 好不好 之...

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 课堂主体教学 模式研究。摘要 小学语文 课堂主体教学 模式的环节可包括 乐学新知 自读质疑 细读研讨 自我回顾 练习运用 开拓延伸 六个步骤。另外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 整体 部分 整体 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了基本模式,并提出运用具体授课情境的调节...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作者 吕玉梅。新教育时代 学生版 2017年第19期。摘要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相对数学 科学等 型的科目,语文学科是较为沉闷的,不容易受到学生喜爱。本文试着从探索 玩 之于课堂的重要性,倡导语文课堂要以尊重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从 会玩 转向 慧玩 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