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3-11-20 14:35:00 阅读 7846

10、不用搀扶。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帕、曼、袂、怦、拄、磁、魅、搀”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不用搀扶”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帕尔曼的小提琴独奏曲。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一则名人名言,让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爱迪生)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不用搀扶》。读了以后,相信。

大家对这则名人名言将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轮流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帕尔曼艰难站起的经过?哪些语句。

具体描写了观众的反映?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帕尔曼终于艰难站起的语句,用“﹏”画出。

具体描写观众反映的句子。

3.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初步认识。

4.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四、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1.组词。

袂( )拄( )帕( )决( )住( )拍( )诀( )注( )泊( )

2.抄写生字带的词语。

六、板书设计:

不用搀扶。帕尔曼联袂拄着磁铁。

怦然心动魅力搀扶歉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深入体会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1.重点:深入体会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帕尔曼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学活动:一、 复习。

认读词语。二、抓住重点,合作**。

1.精读课文,交流课文中最能体现人格魅力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一曲终了,他用拐杖支撑自己试图站起来。

(2)起来——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来——又没成功;

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3)帕尔曼笑了笑,平静谦和,甚至带一点儿歉意。

(4)他又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3.品读以上语句,边读边想象,边体会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

三、深入体会,感悟情感。

1.“这位**家的杰出之处,动人之处,不仅在他的琴声里,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

(1)“他的人格魅力”指的是什么?

(2)帕尔曼的杰出之处,动人之处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2.“为这个,让我这不懂**的人对**大师说:谢谢您!”

(1)“这个”指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谢谢**大师?

四、小组讨论: 对于“搀扶”和“不搀扶”,你是怎么看待的?

五、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听写生字。

七、板书设计不用搀扶。

起来 ——跌坐。

不用搀扶再起来 ——又没成功。

身残志坚) 又试 ——又失败。

第四次 ——终于站起来。

11、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读“轨、睹、惕、暇、暂、遣、娱、勉”8个生字,辨别多音字“强”。

2.默读课文,体会中心句在文章所起的作用。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作用,从小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2.难点:读中适当渗透议**的相关知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大家齐读名言,说说你从这则名言中知道了什么。

“好的行为收获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收获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收获好的命运。”

2.同学们,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学习11﹡ 养成好习惯。

3.请齐读课题,你能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考同学吗?

二、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1.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

(2)怎样养成好习惯?

2.小组讨论。

3.指名汇报。

(1)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

第1自然段介绍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过来却很不容易。

第2自然段以清晨早起这个好习惯为例。说明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

第3自然段介绍礼仪行为的规范,我们中国人最重礼仪。

2)怎样养成好习惯?

第4自然段指出大声讲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第5自然段指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

第6自然段指出有志的人耐得清寒,我们从小养成简朴的习惯。

4.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三、再读课文,总结归纳。

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课题,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写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怎样养成好习惯。

四、交流感受,拓展延伸。

1.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谈一谈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

五、重点阅读,体会写法。

1.画出每段的中心句读一读,说一说有怎样的发现。

2.试着去掉每段第一句再读读,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六、小结:每段的第一句都是总起句,全段都是围绕这个总起句写的,这样的写法使内容精练,段落意思明确,重点突出。

七、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八、作业:听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11﹡ 养成好习惯。

清晨早起。重视礼仪。

养成好习惯顾及他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

珍惜时间。耐得清寒。

作业:一、从下列词语中找出八组近义词写下来。

成绩俭朴本性天性维持放纵警惕强盛。

放任成就简朴警觉敬佩维护繁盛钦佩。

二、理解下面的句子。

1.出必告,反必面。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反问句。2.这位不贪图享受的皇帝终其身成为一位严肃的苦行派的哲学家。

缩写句子。答案;

一、成绩——成就警惕——警觉。

放任——放纵繁盛——强盛。

本性——天性钦佩——敬佩。

维持——维护俭朴——简朴。

二、1.出门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一定要面见父母。

2.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去做。

三、1.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难道不是合乎“自然”的生活吗?

2.皇帝成为哲学家。

语文活动三。

教学目标。1.积累成语。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补写句子,运用所积累的名言警句。

3.积累《朱子家训》中的部分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学习“万花筒”

1.学习“我会填”。

a、默读成语,了解每组成员的特点,自主填写。

b、交流。c、同桌对读,熟读积累。

d、拓展:其他带然的成语(潸然泪下、黯然失色、庞然大物、嫣然一笑、泰然处之、欣然接受、孑然一身、截然不同、寂然无声、断然拒绝、戛然而止。不甘示弱、不足为怪、不分轻重、不可一世、不成体统、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共戴天、不苟言笑、不法之徒。

心甘情愿、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照不宣、心直口快、心灰意冷、心悦诚服、心照不宣、心急如焚)

2.学习“我会读”

a、学生阅读短文,感知大意。

b、默读课文、自主填写。

c、交流。d、拓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百宝箱。

1.自读《朱子家训》

2.想想句子的意思。

3.同桌互说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

6.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记述教学的成功与遗憾、乐趣与困惑)

上完这节课后,才幡然醒悟平时还是小看了学生。其实说起各种词语要突然想出来还真有点难度,但是今天同学们七嘴八舌,个个施展身手,没想到还说出了蛮多词语。《朱子家训》节选的那段话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同学们读了两遍后基本上就没有困难了。

不过在积累方面,学生还存在不足,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单元主题 语言表达的艺术。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 语言表达的艺术 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 杨氏之子子 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晏子使楚 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 剧本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杨氏之子。一 谈话导入。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先去认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0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2 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多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 出示课题 杨氏之子 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 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2 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