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第一课时 学校

发布 2023-11-16 09:50:06 阅读 165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湖州市德清县逸夫小学姚娟娅。

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了高年级阅读教案的理念,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段与段之间,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明显的特点:三个故事相对独立,但又是密切联系的。教案时,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要内容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从尊重教材的特点和读写训练任务出发,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研读重点句子,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人物特点。

学生在获得深切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预期目标】:

1、认读“璧、瑟、缶、卿”等字,会写“璧、瑟、荆”等字。能随文理解“理直气壮、鼓瑟”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三个小故事间的联系。

3、学习课文的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教案重点与难点:【教案重点】:

理清课文中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品质。【教案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人物的性格品质。【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2、写有重点句子的小黑板。【预设流程】:

一、名著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或听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刘姥姥游大观园、武松打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吧!它们都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呢?(指名学生介绍)(二)

揭示课题。这些古典名著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课外还了解过哪些名著呢?(指名学生汇报),由学生谈到的《史记》入手,简单介绍《史记》:

作者是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下了这部伟大作品,《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同学们翻到课后95页资料袋,了解一下关于《史记》的介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来的,出示课题:

将相和。

读题质疑:请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到:“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后来是如何和好的?等)

1、相机解疑:将:廉颇相:蔺相如。

2、指导“颇”“相”的读音,指名学生将课题读正确。

3、他们一文一武,是赵国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去读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预习,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相对容易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一)自由读文。

要求: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文章共写了三个故事,试着给文章分分大段,并分别用书上的词语给故事加上小标题。(二)指名交流。

解决学生提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如:鼓瑟、击缶、上卿等,相机指导书写“瑟”字。(三)

给课文分大段。

完璧归赵指导书写“璧”字,找找形近字:臂(手臂)壁(墙壁)渑池之会指导学生读准“渑“字音负荆请罪指导书写“荆”字。

四)默读课文,理清关系。

理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完璧归赵”故事里,蔺相如立了功,被封为上大夫,在“渑池之会”中,他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官职比廉颇大,于是廉颇不服气,由此引发了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明确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为下面的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作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准备。三、学习“完璧归赵”,感受人物品质。(一)学习将相不和段落,铺设学习。

1、快速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课文**开始讲到将相不和了?2、指名读课文第16自然段。

3、小黑板出示廉颇的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感受廉颇的心情。

4、指名学生读廉颇的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相机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教师小结:正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故事中接连立功,官职比廉颇还大,廉颇不服气,将相开始不和。5、指导全班情感朗读。(二)品读重点句。

在廉颇看来,他是赵国的一员猛将,冲锋陷阵,保家为国,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凭的只是三寸不烂之舌,耍耍嘴皮子而已,同学们,你们觉得蔺相如是不是像廉将军所说,靠一张嘴官拜上卿呢?不是,那他靠的是什么?你能不能从书上故事里蔺相如的表现来说明呢?

1、四人组成合作小组,合作学习1—10自然段,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蔺相如的什么特点?(机智勇敢)

2、找出表现蔺相如勇敢机智的句子,画一画,还可以在边上写上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醒:抓住描写蔺相如言行举止的句子。)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

1)、赵国的表现: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侯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勇敢、挺身而出)

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要回和氏璧)

3)、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勇敢无畏、才智过人)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考虑周全、拖延时间)

5)、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做事果断、十分机智)

4、小结:正是由于蔺相如勇敢机智,才让无价之宝“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那现在这个成语也常形容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本人。

5、想象一下,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故事中立了大功,赵国就封他做上大夫,廉颇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何感想?

6、小练笔:如果让你劝这位有点不服气的廉将军,你能不能根据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一事中的表现来劝劝廉将军呢?动手写一写。7、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

8、在蔺相如身上表现的不仅仅是“机智勇敢”,在后面的两个故事中,他又会表现什么品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下面两个故事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作业布置。

爱读书的你:继续读《史记》中有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爱创作的你:可以和同学合作将“完璧归赵”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勇敢机智。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备注】2007学年湖州市新课程教案案例设计评比三等奖。

将相和第一课时

将相和 第一课时。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流传百年的动人故事 将相和 一 检查预习情况。1 在书上画出 将 相 分别指谁?和 是什么意思?将 指大将军廉颇,相 指上卿蔺相如,和 是和好 团结的意思。2 本文主要...

将相和第一课时

将相和 第一课时。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流传百年的动人故事 将相和 一 检查预习情况。1 在书上画出 将 相 分别指谁?和 是什么意思?将 指大将军廉颇,相 指上卿蔺相如,和 是和好 团结的意思。2 本文主要...

《将相和》第一课时

课题课时。将相和1授课时间课型。新授。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 新词。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 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教学难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教学准备教材。教学活动过程预设。一 揭题质疑。1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一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