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15 23:10:04 阅读 6221

“词串三弄”透整合听说读写见语用。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江苏省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赵春松(邮编:225800)

点评: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小学戴连红(邮编:225819)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18课。

二、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的课文。课题中的“绿洲”并不是沙漠中自然形成的地方,而是指阿联酋茫茫沙漠中有绿树、鲜花的美丽城市。阿联酋的这些城市绿洲,全是人工建造的,阿联酋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这些沙漠中的绿洲来之不易、极其宝贵,所以阿联酋人民倍加珍惜。纵览全文,“飞机上往下看”“来到迪拜访问”“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循着这些词句,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是绿洲与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将培养孩子和“精心侍弄”花草进行对比。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积极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本设计中主要围绕文章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为本文是介绍性的文字,学生能自主地获取信息,把握住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信息的,并在阅读中感受着“我”的感受,思考着“我”的思考,感悟“我”介绍这些信息的意图。因此,设计中通过设置悬念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一唱三叹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对比朗读中抒写迪拜街头的美景,同时明白阿联酋人民的不易,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公民素养。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多种形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重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中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六、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对比导入,由题入文。

1、教师板书“沙漠”一词,启发学生: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怎样的?教师再板书“绿洲”一词,引导学生交流:绿洲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交流理解“绿洲”的意思;然后教师出示沙漠和绿洲的**,让学生从直观上对比了解沙漠和绿洲。)

2、设疑导入课文:沙漠中的这些绿洲是怎么来的呢?

点评:处于沿海地区的孩子对沙漠和绿洲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通过出示**让学生先从直观上认识沙漠和绿洲的巨大差异,为学生理解课文中心,体会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埋下伏笔。再设“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这一疑问,既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期待,也能培养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思维的深刻性和条理性的训练。

】二)检查预习,触摸字词。

1、这篇课文大家课前预习过了吗?能跟老师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用了哪些预习的方法?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读、圈、画、抄等。)

点评: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况且在四年级上学期就已经学过了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课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预习,既巩固了所学过的知识,也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更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那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

恶劣代价漂亮。

盐碱挖去绿树成阴。

白茫茫填上鲜花遍地。

指名读,师生正音等。

这些生字新词中,有一个是多音字?能找到吗?(出示“漂”,分别组词。)

在六个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中,只有一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哪个字?其余五个,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仔细看老师写这个“劣”字。第一笔“竖”挺老实的,规规矩矩地写在竖中线上;第。

二、三笔是“左右点”,左点低,右点高,同学们要记牢;第四笔“撇”有些小调皮,它从右上格开始跑,经过左上格,在左下格才停下来脚步。他跑得可真痛快啊,这个“撇”画也很舒展。下面的“力”可是个厚道人,见“少”字这么舒展,于是自然得就写得窄一些。

不管做什么事情,少出力气,总是做不好的。所以,“劣”字有不好、坏、低下等意思。

请同学们在书后田字格中把这个“劣”字描红1遍,临写2遍。(出示正确写字姿势图,配**和文字:写端端正正的字,端端正正地写字)

点评:第一课时应让学生扫除生字词的障碍,不过应该与低年级有所区别。中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扣住重点进行教学。

抓住一个“劣”字,用形象化的手法让学生迅速、容易地记住了字形,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理解了意思,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可谓一箭双雕。学生在悠扬的**声中当堂练习写字,及时巩固了课堂所学,易于牢牢掌握。】

2)课件再次出示生字词:

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弄懂了?能跟大家说说嘛?

还有些词语的意思,我们暂时没弄懂。请你在文中做好记号,课后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词典等方式解决。

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我们再竖着齐读一遍。你有哪些发现?

点评:生字词的教学有讲究,除了掌握字形,了解字义外,还应该与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此环节的设计颇具新意,让学生竖着读,在读中有所发现,学生如果不熟读课文,怎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中,提到了一个西亚国家,那就是阿联酋。(课件出示)其实她的全名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谁来说说对这个国家的了解?

2)第二自然段。(指名两人读。)

3)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指名读,师生评价。

要想读好课文,必须得读好长句子。谁先来读读这个句子的?

你能说说,读好这些长句子应注意些什么吗?

我们一起来读读。

4)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5)第。五、六自然段。第。

五、六自然段是一组对话,谁来读读看?

6)第七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第七自然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总结,引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词语:为了减低难度,同学们待会儿说的时候可以用大屏幕上的部分词语。大家先试一试吧!

3)指名说。

点评: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把书读熟并不是一遍又一遍地不停地反复地去读,在教师引导下的读书,边读边简单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为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主要内容,也是新课标对中年级阅读的一个要求。让学生借助大屏幕上的词语进行概括,降低了难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概括课文的扶手。】

四)对比朗读,读写并举。

1、原先的沙漠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沙漠的语句。

1)指名说。

2)阿联酋沙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语句表现了环境非常恶劣?谁来读一读?

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3)出示盐碱地**,师叙述:同学们看,这就是盐碱地。这样的土地长花草吗?

长树木吗?长庄稼吗?是呀,这样的土地一片荒凉,只有贫瘠。

这样的土地就是——(板书:不毛之地)。

4)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关注句末感叹号)我们一起来读读。

2、可就在这不毛之地,现在却到处长满了绿草鲜花。想去如今迪拜的街头看一看吗?先欣赏如今迪拜街头的风光,再读读书中描写迪拜街头风光的语句。

1)你为什么惊叹?能说说你惊叹的原因吗?

2)完成练笔:这么美的迪拜街头风光,你想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吗?请打开写话本,开始。

3)学生自由写片段。写好后请2—3名同学来读一读写好的片段。

3、留下思考题:听了你刚才的朗读,我知道了现在的迪拜街头不再是不毛之地,而是鲜花遍地。同一块地方,从“不毛之地”到“鲜花遍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神奇呢?

点评:对比朗读,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绿洲风光的绮丽,从而感悟绿洲的来之不易和阿联酋人民劳动的艰辛,真正懂得良好环境的重要性。这时再让学生将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写出来,他们有了课文语言的积累,有了迪拜街头风光的欣赏,表达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读写并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在写中又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总评】本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词语三弄”,整合教学资源。

设计者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为契机,在词串首次出现时融字词的音形义教学于一体,且在竖着朗读词串过程中感悟左、中、右边的词语分别描写了阿联酋沙漠的前后对比及阿联酋人为改善环境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词串第二次出现时,它又起了帮助学生概况课文的功用;更为巧妙地是,词串还可以作为学生描写现今迪拜街头迷人风光的备选词语,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小小的一个词串,每次运用时都能发挥其不同的功用,展示了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而这些教学流程设计的背后则不光整合了教学资源,更处处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听说读写,体现语言运用。

课标(2023年版)》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让课堂上的每一次听说读写活动扎实有效,从而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接地气”呢?仔细研读本篇教学设计,发现设计者的确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课堂伊始,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方法;教学当中,让学生说说朗读好长句子应该注意些什么?哪怕临近下课,设计者仍不忘为下一课留下了易于操作的思考题:听了你刚才的朗读,我知道了现在的迪拜街头不再是不毛之地,而是鲜花遍地。

同一块地方,从“不毛之地”到“鲜花遍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神奇呢?课堂上看似琐碎的听说读写活动,实则处处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设计者不忘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不论是朗读,还是书写,抑或是概括,体现语用中更见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润。

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多种形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6个生字 运用查字典及结合生活经验 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文中 星罗棋布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等词语的意思。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学习阿联酋...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设计

一 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沙漠中的绿洲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在你们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来说一说。黄沙满天,无边无际,没有人烟 2.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沙漠是一个没有生机,没有人烟的地方。但是从课题来看,课本中所描述的这片沙漠是不是这样的呢?生 不是,从题目可以知道,这儿...

《18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 沙漠中的绿洲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星罗棋布 造句3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星罗棋布 造句。一 揭示课题。1 师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