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15 10:44:22 阅读 9625

精品资源欢迎**。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科学**: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4.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3.建立密度的概念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讨论法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

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1、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

2、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精品资源欢迎**。

3、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4、[板书2]密度的公式:r=m/v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5、[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6、密度的测量:

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我们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绍一种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学生分组实验。

生: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7、[板书3]密度的应用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8、巩固练习。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2210574 李碧琼。课标要求 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课标要求把物质的量单位 摩尔以及由摩尔引申出的其他概念和定量计算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知道分类的多样性 3 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过程与方法。1 学会运用观察 比较 归类的方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的 系统的研究,发现变化规律 2 通过小组合作,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