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第一课时 导学案

发布 2023-11-13 21:17:12 阅读 7403

功(第一课时)导学案。

主备:张红研备:高一物理组:赵钧、王军民、尉飞、张红、刘国强。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功的概念,并且指出做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2、会用进行功的计算。

3、能说出力在哪种情况做正功,哪种情况做负功,并指出负功含义。

学习重点】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正负功的含义及总功的计算。

学法指导】注意力和位移的矢量性。

第一部分:课前热身。

一、功(聚焦目标一)

1、功和能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物理量,即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功在能的转化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2、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3、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和。

4、在国际单位制单位中,功的单位是___用符号___来表示。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为 __j.

二、正功和负功。

1.当时,,。这表示。

2.当时,,。这表示。

3.当时,,。这表示。

4.正负功的意义:功是标量,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正功表示负功表示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意义等同。

第二部分:问题**。

聚焦目标二:功的计算。

问题一: 如图所示,力f使物块发生位移l这个过程中,f对做了多少功?

问题二: 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总是跟力的方向相同,当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成夹角α时,那么怎样来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

问题三:对功的公式:w=flcosα(α为f与l的夹角)怎样理解?

聚焦目标三:正功、负功、总功。

问题一:当f与l的夹角取不同值时,cos的值与0的关系如何?力对物体做的功w的取值与零的关系又如何?

问题二:正、负功的意义如何?

问题三:功有正负之分,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问题四:物体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时,怎样球总功?

第三部分:日日清。

1.关于功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c.功的多少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确定的。

d.+5j的功比-5j的功多。

2.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作用由静止前进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时f做功多b.无摩擦力时f做功多。

c.上述两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某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 )

a.0jb.20πj c.10j d.20j

4.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甲图表示用力1拉物体,乙图表示用力2推物体,夹角均为,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设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和w3、w4,下面哪组表示式是正确的( )w3=w4 b. w1<w2 , w3<w4, w3<w4 d. w1<w2 , w3>w4

5. 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53的拉力f=5n的作用后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0.25, sin53=0.

8, cos53=0.6, g取10m/s2, 求在最初2s内: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摩擦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合力所做的总功。

第四部分:归纳总结。

请你根据自己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和体会,通过“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将学习成果及时记录下来。

功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功预习展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2 记住功的计算公式 能初步应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 知道功的原理。导学过程 一 导入 如右图,马拉着木头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木头受到 个力的作用,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在力学中,我们把对木头的移动作出贡...

电功第一课时学案

第一节电功 1 学习目标。1 从能量转换角度认识电能,能简单描述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 通过实验 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3 学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2 自学导纲 一 能量转化。1 能量转化是通过实现的。2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转化为。3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白炽灯发光,冰箱里电动机...

第一课时导学案

字词导学案 第1课时 一 自学自练。一 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至少3遍,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注意初读课文时,首先标好自然段。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提示 可以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语放入其中,把话说通顺 也可以按四要素 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来说清楚。这篇课文主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