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20:10:05 阅读 6822

课题3 元素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一、 设疑自探。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人们认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元素的相关知识更加便于理解万物的组成。

根据课题你能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即使评价、鼓励、补充并板书。

2、 出示自探问题:

1)元素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2)观察课本59页的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3)地壳中、生物圈中含量较大的元素有哪些?

4)你能用图示归纳出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的关系吗?

学生自探与方法指导:阅读教材p59-62,独立解决以上问题,思考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下来。

二、解疑合探。

学生自探后检查自探效果及师生合探点评要点:

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

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所以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

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课本p56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2、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很多的资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周围绚丽多彩的世界。

3、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

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由水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

在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和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过氧化氢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4、用图示归纳出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的关系吗?

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②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③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

三、质疑再探。

回顾本节课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

四、运用拓展。

一) 学生自遍习题。

二) 拓展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3、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4、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5、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化学导学案。备课教师讲课教师。科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中考考点和课标要求教学准备。化学年级九年级课型新授课时间。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第一课时 1.了解物质的组成 2.理解元素的概念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分子 原子 元素变化。元素概念。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课初热身 原子由两部分构成,由三种粒子构成。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元素及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 会判断元素的分类及元素在地壳 空气 海水 生物体内含量情况。3 了解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特点。课中互动 一 元素是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二...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课题3 元素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 过程与方法。1 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2 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