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概率》教案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14:45:04 阅读 8629

《事件的概率》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是**课。

通过剖析试验数据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本课属于中等难度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的方法,能作出合理的推断和**的观念。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包含: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等方面。

本课教学可以采取收集整理法、合作**法、练习巩固法等方法开展教学。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5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处理问题、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的愿望,有明显的**感,开始对社会理解关心,有压力感、紧迫感,竞争意识增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频率的计算等方法,能够正确理解概率含义的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方法、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观念的提升。

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合作**法等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

2.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提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动手做和动脑想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概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列举出重复试验的结果。

教学方法。教法。

引导发现法、合作**法、练习巩固法。

学法。观察分析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多**;

2.收集、整理概率的计算方法;

3.搜索、编辑本课中利于的素材(**、**、音频等);

4.批阅学生预习内容,总结共性问题,确定准确结论,重点查阅小组负责人的预习成果; 5.制作多**课件,有效衔接各教学环节;

学生准备。1.练习本;

2.阅读教材,找出关键内容,提出不解问题,完成导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

教师: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事件,称为确定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很重要。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课题:事件的概率。

设计意图 通过呈现随机事件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注意和思维进入课程。事件概率的计算,对课程的内容具体,呈现作用明显,便于引导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的思考。

课堂记录。二、衔接起步(时间3分钟)

1.概率。教师:怎么衡量这个可能性?概率怎样求?

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

课堂记录。成果示范。

1.用概率。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概率问题的求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同时通过实验的方法求概论,为后续的**作好铺垫。

三、活动**(时间20分钟)

1.(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记录记载在下表中: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20次、40次、80次、120次、 …400次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

学生:分析交流。

课堂记录。成果示范。

当试验的次数较少时, 折线在“0.5水平直线”的上下摆动的幅度较大,随着试验的次数的增加,折线在“0.5水平直线”的上下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变小。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0~1间的一个常数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让学生独立完成**,得出制作结果。

四、归纳概括(时间4分钟)

1.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师:怎样通过频率估计出概率?

学生:分组讨论,达到共识后回答。

课堂记录。成果示范。

一般的,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我们把这个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记为p(事件),在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累计实验次数的增加,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总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波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从而可以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在概率的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在实际问题中,若事件的概。

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

频率都可能不同,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教师指导、点评,让学生充分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五、运用巩固(时间6分钟)

1.抛掷100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下列一些说法:

全部出现正面向上是不可能事件;

至少有1枚出现正面向上是必然事件;

出现50枚正面向上50枚正面向下是随机事件,以上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非常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教师:频数直方图的制作解答问题。

学生:对照制作步骤。

课堂记录。成果示范。

1.解:b2.解:c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

六、感悟延伸(时间3分钟)

1.某市统计近几年新生儿出生数及其中男婴数。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一课时 ”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解析。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前面学习了统计基础上来研究概率,教材从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意义。先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投币实验来说明概率与频率的联系,然后通过通过实概率在际问题的应用来理解主要内容是通过举例学习随机事件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3 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第一课时

3.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理解确定性现象与随机现象的含义和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及其意 2 根据定义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明确事件发生的条件是判断事件的类型的关键 3 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知道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计算概率的方法,理解频...

概率第一课时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 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 比一比 1 甲 乙 丙三人抽签确定一人参加某项活动后,乙被抽中的概率是a b c d 2 一个布袋中有4个红球和8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那么从布袋中。随机摸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ab c d 二 议一议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向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