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5675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言文是初学者觉得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文体。本文是本册教材第二次学到文言文。学习本文,是对文言文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

而学好本文,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利于以后文言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起着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2.教材介绍:本文均出自《论语》,这是过去蒙童教学的必读书,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选录的十章,作为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但全是短章,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其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三个方面,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因而可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3.教材的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及教材的自身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积累文言词汇;(2)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本文;(3)理解每一则的含义;(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的精神;(5)进一步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言文学习要点的掌握。教学难点:文中部分字句的理解。一、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又有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面向全体而又注意个体差异,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职责主要在于教学生学。”

1.朗读法。“教学千法读为本”,本课教学较注重朗读训练,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学之前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论语》的语言特色:每节短小精悍,内容前后无联系。在点拨时读,使学生加深对字词和内容的理解。

同时朗读训练避免单一,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另外教师要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音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句式相似,要注意读出对称的感受来。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如:“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反复的吟诵中,品味语言,感知每一句的大意,加深对每一则内容的理解。

教法依据:“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是文言文,课文要求背诵,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其次本文语言简练,句式相似者较多,适宜朗读,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2.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

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在讨论“择其善者而从之”与“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三句话中的“之”的用法时,让学生复习回顾《童趣》一文中“之”字的几种用法,归纳总结本文中该词的用法。教师的相机诱导,往往能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不断联系,补充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思维也得到训练。

教法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废止串讲,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主体与主导的组合是现代课堂教学理想的境界。

3.合作**法。四人小组合作**,学生互问互答,围绕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把问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较开放的**活动中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如组织学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告诉人们的道理,以及我们现在用的意思与之相近的俗语,**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有的学生甚至对孔子的“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与教育界“左真右假”的故事提出质疑,学生在主动**中时常有新发现。教法依据:(1)因材施教,本文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下有注释,利于组织讨论、**。

(2)合作**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来的新理念,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观测这一做法,这是语文适应新形式的需要。(3)学生的主体作。

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原则,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二、说学法。

以学为本,变教为学,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道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化。

1.积累文言词语。对于文言文而言,教师应重视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落实字、词、句,而学生应注意融会贯通,归纳总结。

2.朗读法:知道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每一则的含义,加深理解。

3.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内容又可归纳为学习和修身两部分,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

4.讨论、合作**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前一课时学习前五则。由的影响地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层层推进,在设计中突出学生主动的合作**,充分让学生活起来,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字词的教学在深入理解中得到强化。(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2.说说感受:和前篇文言文《童趣》有何不同?引出《论语》及孔子的介绍。学生说,教师补充,强调《论语》及孔子的文学地位。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二)教师引导,学法**。

在学习前篇文言文《童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整理归纳。学习要点包括(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3)把握句意;(4)提出疑问;(5)朗读背诵;(6)联系实际,把握主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三)学生讨论,合作**。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然后学生分四人小组,逐一讨论,合作**,互相质疑释疑。

教师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的精神。(四)师生对话,解答疑难。

对于一些在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中进行交流、解答。同时交流学习体会。(五)精读课文,深入**。

1.说一说你最喜欢文中哪句格言,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需如何改正,哪些方面有新体会,介绍一下。

2.这一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六)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1.摘抄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2.说说下列字与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思是否相同?(省亲、反省)(诚信、书信,信用)(可以)3.课外有选择的阅读《论语》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初一语文 论语 十则第一课时。一 目标定向 1 1 记忆孔子及 论语 相关知识2 认读 论语 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3 词语解释和翻译一到四则。二 限时预习10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 论语 的资料。2 细读 论语 十则,熟读成诵。3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说愠三省传不习罔殆诲女 是知也凋恕业...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姑屯中学七年级 上 语文讲学稿。课题 论语 十则。第一课时。一 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1 自学内容 论语 十则 2 自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了解 论语 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 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10《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10 论语 十则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二 教学重点。背诵 翻译 理解课文内容。三 课前准备。搜集孔子及其 论语 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文。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介绍孔子及其 论语 朗读 背诵课文。研读前五段内容。二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