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
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水的棉花写两个字,如“好学”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
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水到**去了?
回答)水变成水蒸气了。
提问)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水到**去了?
回答)水也变成水蒸气了。
讲述)物质不仅可以在固、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物质的液、气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液、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二。汽化。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现象?
学生举例回答)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煮沸的水冒水气……
提问)这些现象好象有些不同,那么不同在哪儿呢?
回答)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所需时间较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不明显,而煮沸的水冒水气比较明显。
提问)虽然这些都是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一般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像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那么蒸发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1.蒸发。1)像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展示)图4-17蒸发现象的微观本质。
提问)从分子角度看,组成液体的分子是如何运动的?
回答)蒸发实质上就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
讨论)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
学生分组讨论:建立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假设、总结出)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同种液体)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讨论)下列事实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2.把衣服撑开晾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
提问)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利用这一道理来加快蒸发?
学生举例回答)
提问)回顾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每次比较蒸发快慢用的液体全是—水。因此,上述三个结论,必须加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
回答)同种液体。
板书强调:同种液体)
讨论)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能用实验来证实你的结论吗?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和汽油的蒸发就比水要快得多,而食品油的蒸发则比水要慢得多。
实验验证)将酒精、水、食品油分别取少量涂在黑板上,比较三者蒸发的快慢。
进一步讨论)酒精是否一定比水蒸发得快?在实验过程中,还要保证什么条件相同?
回答)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三个条件相同。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提问)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尽量增大或加快蒸发,有时则要尽量减少或减缓蒸发。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吗?
学生举例回答并加以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图4-19干手器的作用、图4-20喷灌、滴灌的目的,这两幅图用到了什么知识?试分析。教师可及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讨论)液体蒸发时,是向外界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液体蒸发后,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实验)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手臂的**上滴一滴酒精,体会有什么感觉?再对着滴酒精的地方吹一口气,体会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猜测原因)
进一步实验)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
2.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读数是。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最低的温度是___
提问)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下降是什么原因?
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同时大胆推测温度计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小结)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液体由于蒸发温度降低后,会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也会导致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
3)液体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热,从而使温度降低?
学生举例回答并加以解释)
讨论)图4-23从游泳池的水中上来的人为什么感觉比在水中冷?被风一吹为什么觉得更冷?
夏天煽扇子时,空气温度没有降低,为什么会感到凉爽些?
阅读)人体是如何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控体温的?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行小结学了这节课后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
四)课堂练习。
讨论) 1.同学们在早上饮豆浆时,如果豆浆太热,你们用哪些简单的办法使豆浆较快地冷却下来?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2.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布置作业。
书上课后练习
六)教后反思。
1.为了直观反映液体蒸发的微观本质,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课件来反映液体蒸发时,分子跑离液面进入空气的现象。
2.蒸发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汽化现象,因此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既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又要用蒸发的规律去解释生活**现的现象。
3.课后练习3直接让学生回去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将此题事先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家中用水壶烧水时,水开了,水逐渐变少是汽化现象吗?(是)
这种汽化现象是蒸发吗?(不是)
讲述)它比蒸发现象剧烈,属于汽化现象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2.沸腾。提问)你能否讲一讲水的沸腾现象是怎样的吗?
学生可能有所回答,但回答不完整。)
讲述)因为同学们家中煮水的水壶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就看不清楚水中发生的情况。这节课让同学们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来**。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并讲清实验要求:
a.因为隔着石棉网给水加热速度较慢,为了节约时间,准备了90℃左右但还没有开的热水做实验。
b.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
c.温度计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d.烧杯能否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石棉网有何作用?
e.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水中和水面有什么现象,并注意温度计的读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上174页**中并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a.按图装配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对水加热。从水温90℃开始,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后3分钟为止。
b.观察、记录:
温度为___时水中开始出现小气泡。
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开始出现的。
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温度为___时水**现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是从水中的___开始出现的。
大量气泡出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水中大量气泡出现后,温度怎样变化。
水**现什么现象时称为沸腾。
记录实验数据于**中。
将记录在**中的数据标在方格线上,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
讨论)a.烧水过程中,水是不是一加热马上就会沸腾?
b.烧水过程中,你观察到水温如何变化?
c.烧水过程中,你观察到水中产生的气泡如何变化?
回答)a.不是,有一个过程。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会沸腾。
b.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水沸腾时,虽然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水在沸腾时,一方面水的表面蒸发加剧,另一方面水内部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而破裂,将里面的水蒸气释放出来……
小结)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讲述)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提问)从分子角度看,组成液体的分子是如何运动的?
回答)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液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而且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指导学生阅读**: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a.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b.表头所列““在标准大气压下”是说明液体的沸点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不同,同一液体的沸点也不同。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实验中可能出现水沸腾的温度并非正好100℃,其原因可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变观察结果)
c.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d.低沸点物质:液态氨、氧、氮、氢、氦常温下呈气态。液态氧沸点是-183℃,它的含义是标准大气压下,氧在-183℃以下才是液态。
介绍低沸点物质在生活实际中有特殊的用途。
提问)水沸腾后,停止加热,在温度计示数还没下降时,水是否还沸腾?(不沸腾)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回答)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吸热。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要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三)课堂小结。
讨论)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回答)展示)蒸发和沸腾异同表。
四)课堂练习。
略。五)布置作业。
完成书上173页实验内容。
六)教后反思。
1.为了直观反映液体沸腾的微观本质,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课件来反映液体沸腾时,分子跑离液体内部和液面进入空气的现象。
2.由于课时紧,建议将沸腾与沸腾实验相结合一节课完成。
3.由于一节课容量比较大、时间紧,对于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要移到下节课讨论。
4.对“标准大气压”的教学时只需提出这一名词,并且告诉学生,当外界的气压不同时,液体的沸点也会发生变化,但不必再作展开。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请同学们讲出下表中物态变化的几个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学生回答)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汽化的逆过程:液化。 (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三。液化。
初一第一课时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 1 一 引入 1 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2 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 ...
第一课时初一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班级小组姓名。一 学习目标 1.认识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的特征的基本知识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二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10分钟。2.用自己的语言完成 问题导学 ...
学第一课时
执笔 吴艳备课组长审核人。课型 新授课时设计 两课时备课时间 2010年11月12日。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名。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2 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3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1 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2 理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