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国学第一课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9277

用经典浸润我心,让智慧点亮人生。

---国学》教案之第一课。

一、 授课目标。

1.了解《国学课》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 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用经典浸润少年,让智慧点亮人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

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向。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寄语。

同学们,老师会保证:在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道成长的日子里,我会爱护大家,我会尊重大家,我会给大家知识,我也会给大家快乐。最后我想说,只要大家送给我一束鲜花,我一定会还给大家一座姹紫嫣红的花园!

接下来,我们就要书归正传了,大家知道国学是一门非常大的学科,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国学的一个起始课。

二)、问题导入,带入情景。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理解中的国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学生各抒己见。

三)、情趣考题,激发兴趣。

关于什么是国学,我先不下结论,先请大家来做几道题。

a\台中国学题。

下面出示的这份试题据说是台中某国中的期中考题,据说难倒了许多许多大学生。同学们不妨试试看,我们也借此机会,来考查一下同学们的反应与课外知识掌握的情况。

1.去年暑假,冠云与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这张**的景象应该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 (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

2.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找不到”哪位女作家的相关作品?

a)李清照 (b)刘侠 (c)潘希珍 (d)彭端淑。

3.老师要每位同学选读一本**,开学后上台发表读书心得。请问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报告,不但让一旁的老师听了摇头,还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a)《论语》读后感 (b)《三国演义》读后感(c)《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读后感(d)《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读后感。

4.为了自然科报告的需要,婉容上《鸟类百科大全》**搜寻资料。请问她所打的四组关键词中,哪一个是查询不到内容的?

a)鸿鹄--天鹅 (b)鸿儒---鸿"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鸟,故有"大"的意思。"儒"原为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一批知识分子,后来泛指学者,读书人。 (c)鸱枭---chī xiāo(d)昏鸦。

5.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小斋幽敞明朱曦(b)提灯的萤火虫(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d)慈乌夜啼。

6.晋宏所做的动作里,哪一个没有“拍”的意思?

a)打球(b)打寒噤】:[jìn] (c)打人!(d)打蚊子。

7.做下列哪个动作时,左手和右手并不会交叠相碰?

a)“攀”上月台(b)为子“祈祷”(c)“抚掌”而笑(d)“揖”让而升。

b\大陆题。

1、“孙行者”三字,根据对偶要求对一人名,最不合要求的一项是:a.唐三藏 b.祖冲之 c.孟浩然 d.胡适之。

2)做题有感。

同样都是知识,这套试题考起来就很有意思。学习到底是让人知道某些常识?还是在培养人对文化的热爱?我们要做知识分子,不要做知道分子。

其特点:古典文化、国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链接,强调学以致用;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使试题不枯燥;贴近学生的特点,强调个体感受,充满人性的光辉。

3、什么是国学。

大家知道国学是一门非常大的学科,通常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4、为什么要学国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相信这些问题是所有学生共同的疑惑。因为国学教育离开我们已经太久。六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国家真正了解国学的人太少了,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更少。

国学实际上就是我们古代的语文教育,我之所以说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要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作一个区别。古代的语文教育跟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同的,过去的语文教育是文言文教育,现在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教育,过去的语文教育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而现在我们十六年的语文教育学习的内容时代的特点就更明显些。

语文教育在传统的教育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之为国学。国学,关系到一国兴衰之学问,它能不重要吗?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犹太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自有诺贝尔奖以来,在各个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为什么,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经典,《圣经》就是犹太民族的国学,犹太民族的经典。几十年来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也没有。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家人物。

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有一个钱学森之问,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家人物。为什么?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

四)、老师感悟《国学》--用经典浸润我心,让智慧点亮人生。

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三维空间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汗青似乎依旧淡淡渗出,优美的重章叠句,用思绪凝成的经典却跨越数十个世纪抵达心魂。

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只不过缩短了物质的距离,而国学经典却打通了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使我们的心灵有一个端口,能与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对话,与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产生共鸣。所以,请不要闲置这个宝贵的端口,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

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守候国学这片泛土,用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使民族的精魂万古长青!

五)、作业。

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其它中国神话。

附: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5月9日晚,在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我认真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李林灵博士的“育灵童国学课堂专题报告会”,听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忽然间感觉到国学诵读给我的震撼很大,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的确21世纪已经不是文凭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竞争,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过渡,一个人的潜能、素质、底蕴已经成为未来成长的原动力。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因素是:家庭、学校、社会。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在当今的社会,国学已经成为21世纪的人类必读的书,国学经典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案。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时很大的。

比如梁启超因为从小就让他的孩子背诵国学经典,在孩子很小的记忆里就有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孩子今后的做事和做人都打下了很深厚的根基,所以在他的九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成为院士: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永---考古学家,梁思礼---火箭专家。再比如,李嘉诚,从“书虫”到“世界巨富”的过程,李嘉诚出生于书香世家,三岁背诵《三字经》《千家诗》五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因酷爱读书被称为“书虫”,他的成功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完美结合。

傅聪---第一位享誉全球的中国钢琴家,他的国学教育进行了六年,他的学习内容,从孔、孟、先秦诸子到《国策》《左传》《晏子春秋》,这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开展国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裨益的。

国学经典有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蒙学,包括《百家姓》《三字经》,《**规》《千字文》;第二阶梯是唐诗宋词;第三阶梯是《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觉得不仅孩子们需要诵读国学经典,我们老师们更需要读读这些经典作品,这会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要做个像于丹那样的老师,把自己的文化功底展现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国学经典第一课

吾日三省吾身 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 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反思就是进步。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2 教学难...

小学国学义第一课

义第一课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序言 我们敬爱的 年轻的时候就说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豪言。那么同学们,新时期的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贤者们为了读书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时光穿梭机 匡衡凿壁借光。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

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国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孝为根本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课选了 论语 中三则与 孝 有关的言论,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第一则讲孝悌和仁的关系,提出了 为仁之本 的思想 第二则论述子女与父母交流时 几谏 的原则,强调子女对待父母要保持 敬 的态度 第三则分析了子女对父母年龄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