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义第一课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8417

义第一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序言:我们敬爱的***年轻的时候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

那么同学们,新时期的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贤者们为了读书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时光穿梭机:

匡衡凿壁借光。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

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

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是一个爱学习,勤奋的孩子。长大以后,他成了中国古代有名的大学问家。

精彩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苏秦发愤苦读。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

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

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

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

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他们怎么说:

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替国家效力,为人民造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和你在一起:

同学们。知道了古代贤者们的做法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请写出你的想法吧:

国学经典第一课

吾日三省吾身 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 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反思就是进步。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2 教学难...

义教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1 认识理解 羊群效应 的内容。2 举出身边的 羊群效应 及其产生的原因。3 让学生思考能不能利用 羊群效应 转弊为利。4 课后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团队中 羊群效应 准备 1 关于 羊群效应 的故事和几张关于羊的漫画。2 小游戏的准备 抓鱼 或者准备一首歌。3 准备一些卡片。过程 1 ...

国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国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孝为根本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课选了 论语 中三则与 孝 有关的言论,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第一则讲孝悌和仁的关系,提出了 为仁之本 的思想 第二则论述子女与父母交流时 几谏 的原则,强调子女对待父母要保持 敬 的态度 第三则分析了子女对父母年龄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