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高级中学一体化教预学案。
高二年级、美术)
起草人许晓梅授课时间 2009-9审核人。
第一章汉字的演变。
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书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构造。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
中国文字的起源,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草书→ 楷书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商) (周) (秦) (汉) (魏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西周)(战国)(秦)(秦汉)(魏晋)草书。
1、甲骨文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完整的定型文字。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
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
2、殷代图像金文金文的出现,拉开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序幕。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
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3、大篆古文广义讲,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
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
大篆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4、小篆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又名秦篆。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两种。
秦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泰山石刻》为前219年时所刻,原石毁于清乾隆五年(1740)今存十字,其书与大篆比较,笔画俭约,结体更为规矩典雅。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其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
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这些简与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5、隶书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婉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
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6、楷书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
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
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7、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8、草书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又称破草、今草。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9、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
10、电脑字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1) 局部。
秦诏版文。
第一课教案
教材简析 红 黄 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 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 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教学目标 1 通过让红 黄 蓝三原色互相流动 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2 用搅拌 流淌 吹,等方法引导...
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好朋友 课时 课题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目的消除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 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学习以 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 实践活动。重难点感受 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环节。一 听 进入教室,拍手踏步。学生在门口排队,听着 玩具兵进行曲 进入教室。进入教室后,到...
第一课教案
课题 1 我们的民族小学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闪光点与不足。知识与能认识 坝 傣 等5个生字。会写 坪 坝 教力目标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 坪坝 穿戴 打学扮 等19个词语。目过程与方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标法目标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情感与态背诵自己喜欢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