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学案

发布 2023-05-20 07:29:28 阅读 522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山中避雨》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体味自然恬淡的语言,理解比较的方法。

重点: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难点: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

总课时:4课时。

1、预习导航: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带两个女儿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但这时候山中阴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作者的,反常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这就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好处。

在小茶店躲雨期间,我兴趣盎然地拉起了胡琴,这琴声不仅感染了两女孩,而且引来了村里许多人,尤其是引得那些青年们都一起唱起了歌,,一时,歌声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更把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拉近了(发展高潮),所以,当我们离开山村时,竟那么依依不舍了(结果)。

1)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a.

读准音,圈画不理解的词句,查字典,作段标。(朗读第一遍)b、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朗读第二遍)c、读懂意,根据思考与练习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朗读第三遍)

2)预习检测。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仓皇: 寂寥: 冗长: 嘈杂: 弄堂:

工尺: 和着歌: 陶冶: 乐以教和:

2、解释词语,并解释带点词语意思。

乐以教和:

萍水相逢萍。

望洋兴叹兴:

怨天尤人尤:

趋之如归:

山色空蒙雨亦奇:

寂寥嘈杂。3、认识作者。(如:作者原名、代表作、作品风格、名人小故事、文题背景等等)。

三)自主学习,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二题,答案写在书上。

3、教师精讲: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 告诉我们**可以拉近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相处得更为和谐(即乐以教和)。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主题。语言自然恬淡,意境如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真挚之美,清纯之美,绘画之美,**之美,和谐之美等等。

4、学生专题。

专题1、细读课文,说说在山中避雨的过程中,两个女孩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家村”的气氛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两个女孩的心境:

三家村”的气氛变化:

变化的原因:

专题2、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今日般的**的趣味”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专题3、作者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作比较,想说明什么?这样写与表达“乐以教和”的主张有何关联?

第3课学案

易错提醒 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量在降低。拓展提升 全面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 消费心理。2.消费行为。1这种原则要求人们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这种原则要求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 保护环...

第3课学案

山西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学案。第一单元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课我国 的职能与责任。制作人 牛俊凤审核人 于慧强时间 2014.11.11 编号14 1 本课与两框构成 一二。2 学习目标提示 一 考点 1.我国 的基本职能2.我国 的作用。3.我国 的宗旨和 工作的基本原则4....

第3课学案

第3课 预习自测 合作 一 1 关系 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分 程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分 作用 按课本 二 2 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所起作用的评价。3 积极 隋唐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