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发布 2023-05-19 23:52:28 阅读 9982

本作业指导书编写参照以下书目: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碳素结构钢(gb70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碳钢焊条(gb511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

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

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 21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2922.1)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tb/t2922.3)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tb/t2922.4)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

混凝土泵送剂(jc473)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

号。1.1 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2)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3)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及杂物、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在旧混凝土面上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基面准备工作应符合本指南第1.

4条的规定。

4)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

4。5)应在不同季节进行有代表性的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1.2 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在炎热气候下,入模混凝土的温度不宜超过28℃;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新浇注混凝土与介质面温差应不大于15℃;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避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2)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且入模混凝土的温度不应低于5℃。

3)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可采取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注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4)重要工程浇注混凝土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5)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拌制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决定,表1.2-1中的数值可供参考。

表1.2-1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时,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但不得扰动已浇筑的混凝土。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7)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8)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9)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10)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1.3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1.4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灰比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

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1.5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8℃。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

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

0m。当横截面面积在200㎡以内时不宜大于2段,在300 ㎡以内时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

当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3)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或搅拌时加冰屑的方法降低入仓温度,或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4)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5)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6)混凝土坍落度应随结构物的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1.6 浇筑墩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1)对一般墩台及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2)浇筑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时,除应满足以上相关规定外,还应注意:当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的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分块浇筑时应符合第4.

5条第2款的规定。

3)采用滑升模板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采用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各段应浇筑到距离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为止。若为双柱式墩台,两柱应保持进行一致。

应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在滑升中须防止千斤顶或油管接头在混凝土或钢筋处漏油。

每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途停工,应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脱模时的强度宜为0.2~0.5mpa。

2.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

混凝土较粘稠时(如采用吊斗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分布。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宜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成型。

2.2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2.3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cm~10c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2)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3)附着式振动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 材料的运输和存贮。一 集料。1 砼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不能使其受污染。2 集料应按不同规格运抵工地,粗骨料应实行分级采购 分级运输 分级堆放 分级计量。二 水泥。1.水泥应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砼的浇筑需要。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 中断而暂停浇筑。2.各施工队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 ...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4 混凝土应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灌注完毕。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5 结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钢筋密集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必须事先制定措施,施工中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目录。目录3 第一章检测依据4 第二章批量4 第三章试验时间4 第四章试件尺寸4 第五章唯一性标识试验样品制备4 第六章试验方法及内容4 第七章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计算及确定5 1.计算方法5 2.数值修约 四舍六入五考虑原则6 3 换算系数及举例6 第八章注意事项7 第九章试验记录7 第十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