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付萌。
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2.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中写到的“变化”,感受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和精神的痛苦,体会作者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
3.深读课文,把握**主旨———通过****中写到的“不变”,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体会作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教学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了解以鲁镇为代表的旧中国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课时】1课时。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23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动的基石。
**集《呐喊》《彷徨》,**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2023年12月发表的中篇**《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2023年到2023年,创作了历史**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背景介绍
祝福》发表于2023年。是鲁迅**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 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祝福》应运而生了。
3.相关知识。
1)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从唐朝的极盛逐渐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
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
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不能破坏尊卑秩序。“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三从四德: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违背了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4)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自主学习】
1.**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一生的经历都有哪些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填写祥林嫂年表。
祥林嫂年表。
2.按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3-33)
开端初到鲁镇 (34-53) 三个半月。
发展被卖改嫁 (54-65) 两年。
高潮再到鲁镇 (66-111) 约两年。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112)
合作**】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祥林嫂的一生,变化之大,让人震惊。
1.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除了外貌上的变化,祥林嫂还有什么变化?(提示:众人对她的态度、她的劳动权限及能力)
众人对祥林嫂态度的变化:
第一次来鲁镇时:“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雇着了女工,实在比男人还勤快”(称赞)
第二次来鲁镇时:“男人敛起笑容;女人改换了鄙薄的神气”(厌弃、嘲笑、猎奇)
祥林嫂劳动权限及能力的变化:
劳动权限:先前祝福准备福礼时:祥林嫂最忙碌;
后来冬至祭祖时:被主家嫌弃“不干不净”,慌忙大声斥责和拒绝她,最终她被打发走。
劳动能力:初来鲁镇时:祥林嫂很能干,抵得过一个男子;
再到鲁镇时:没以前灵活了,到后来,甚至常常忘记去淘米,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
3.思考:是什么导致祥林嫂产生了这些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其是怎样的一个人?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温顺,安分的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似乎鲁镇一切照旧。
1.鲁镇有哪些东西未曾改变?这些东西代表着什么?
1.鲁镇风俗习惯、规矩没变。(年年祝福,只限男人拜……)
2.众人的思想观念没变。(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小镇居民对祥林嫂的看法和态度;自私、冷漠。)
3.祥林嫂的内心认同没变。(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贞洁观。)
当时社会的封建观念、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2. 浏览前文思考问题:你认为,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呢?
提示:理解造**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的罪恶本质,除了封建礼教这个间接**外,谁是直接**。
祥林嫂的春天是被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夺走的。(演绎的方法)那是一个封建势力猖獗、封建礼教观念浓厚、封建迷信旧俗盛行的社会。
a、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尽管祥林嫂也劳动,而且又勤快能干,还是没有丝毫的权利,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男女不平等,妇女成了婚姻中的买卖商品。
婆婆可以强行将她抓回去卖到山里,大伯可以在祥林嫂丧夫亡子时,将她扫地出门。族权使她“守寡不成”“守家不成”。[**:
学§科§网]
b、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这样再婚过的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沾手,柳妈认为,再婚还不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连祥林嫂极力抗争的撞破头而留下的伤疤,也成为“耻辱”的标记。即便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门槛,也无以赎掉再婚的“罪名”。
封建的夫权又要她守寡,从一而终,要她守家,“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
封建宗法制度的**,伸出了两条绳索(夫权与族权),捆住了她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祥林嫂就是被这封建的礼教夺去生命的春天的。
c、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还要不到饭。
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即便如此,代表封建政权的鲁四老爷还骂她是“谬种”,冷酷,冷酷的社会夺走了祥林嫂生命中的春天。
d、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代表着封建政权维护者的鲁四老爷以封建的贞操观念剥夺了她劳动的权利,她精神崩溃,信神信鬼,怀着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走向死亡。
3.作者写这篇**意义何在呢?
鲁迅先生创作这篇**就是要“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当然,作者写这些不变,最终是为了寻求改变,他希望国家能变好,人性能改良。这是鲁迅深厚的情怀与期待。
课后训练】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部分的第四题。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言之有理即可)
课外阅读】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
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
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了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
这样殉节,就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他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
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舅爷禀报县官了。
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么?
我如何担得起?”
荆轲教师版导学案
荆轲刺秦王 导学案。第一课时。课程标准 1 了解文学常识 战国策 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3 掌握文中重要的字 词 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学习目标 1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2 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
廉颇蔺相如》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 gyywb4 11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主编 秦茵审核 何欣评价。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案答案。预习案。一 1 臣等不肖 xi o 刎颈之交 w nj ng 广成传舍 zhu n 缪贤舍人 mi o 案。1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 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 三难 ...
《将进酒》导学案教师版
将进酒 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 知人论世 2 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学习重点 1 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2 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3 背诵这首诗。学习难点 1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一 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