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

发布 2023-04-28 06:51:28 阅读 7621

一、童声的特点和分类。

1、童声前期(稚声期):6~8岁。

2、童声成熟期(童声期):9~12岁。

3、童声后期(变声期):12~15岁。

二、童声合唱的形式。

1、按音色分:男童~、女童~、男女童~

2、按声部分:二部、三部、四部。

3、按年龄段分:小学生童声队:9~12岁。

中学生少年队:13~15岁。

中小学生混合队:10~16岁。

高中混声队(青年队):15~18岁。

一)关于童声发声技巧的训练。

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必须运用头声。

第二,必须将追求音质美放在首位。

第三,尽量采用直声唱法(即发声后不让声音波动)。

1、呼吸训练。

第一,培养良好的呼吸方法。

第二,训练腰腹部的控制能力,提高对声音的掌控技能。

常用练习方法:

一吸一呼:husifu

慢吸——保持——慢呼。

快吸快呼。快吸——保持——慢呼。

2、统一音色训练:

唱法:连音——保持音(非连音)——跳音。

韵母:u—lu—mu—lü—lo—la—le—li3、关于练声曲的选用:

1)数量要少而精。

2)对每条练习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

4、练声方法。

二)关于合唱技巧的训练。

1、合唱音响的基本要求:

1)统一。2)和谐。

3)均衡。2、培养学生的协作、合唱意识:

1)合唱团中没有我,只有我们。

2)学会倾听。

3)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3、合唱的呼吸。

1)整体性的呼吸。

2)声部性的呼吸。

3)循环性的呼吸。

4、合唱的起声。

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叫做“起声”。合唱的起声必须要整齐并符合歌曲的情绪。

常用的两种起声方法:

1)激起:也叫“硬起”。

2)舒起:也叫“软起”。

5、合唱的唱法。

1)连音唱法。

2)保持音唱法(非连音唱法)

3)跳音唱法。

4)重音唱法。

6、合唱的咬字吐字。

1)处理好韵头、韵腹、韵尾的关系,做到“字正腔圆”。

2)咬字吐字的一般特点。

强而不炸、弱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是合唱发声的整体要求。

作品示范训练。

1、红蜻蜓。

作品分析及处理手法:

结构:单一部曲式(单乐段),a(4)+b(4)调式:e大调。

节拍:3/4拍。

织体:和声性编配手法。

体裁:抒情曲。

声音运用:连音唱法,头声为主,竖空,圆润,声线连贯。

力度布局:a:p~mfb:mf~p

演唱处理:前奏——第一段、第二段——间奏——第三段——反复第二乐句延长,渐慢渐弱结束。

指挥设计:三拍子图示,抒情性格:运用大臂为主,舒展、圆连。

2、春晓(《中国合唱短歌100首》牟利佳编)排练提示: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写的这首唐诗歌曲,短小简练,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充满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活力。歌曲结构为aba三段体加上尾声,演唱音色应明亮轻巧。

a段及其再现应唱得连贯,注意旋律的线条流畅,b段则跳连结合,富有动感。结尾的八小节,即可处理成一气呵成,渐弱结束,也可处理成放慢渐弱,均有不同的寓意和效果。

推荐好书: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

中外童声合唱精品集选》(简谱、五线谱版)

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

钟维国《中小学童声合唱实践教程》

桑叶松《外国童声合唱实践72首》

李丹芬《群众合唱精品集·童声卷上下》

雷维模《童声合唱》

阎宝林《合唱与指挥》

牟利佳《中国合唱短歌100首》(西南师大出版社、定价:32元)

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技巧

作者 吴泽华。参花 下 2019年第08期。摘要 童声合唱作为合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 基础教育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童声合唱训练技巧为童声合唱的稳定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 教育的目标。本...

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方法

摘要合唱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 有步骤的集体训练,逐步完善合唱队的技术与艺术表现手段,获得良好的音响和表现力。对于童声合唱团的团员来说,进行声音的训练,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 科学的方法。关键词气息共鸣咬字吐字呼吸。童声合唱以她高雅 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儿童时期孩子们的声带是...

童声合唱中的声音基本训练

王也弟。唱歌必须自然地进行。美好地声音地产生就在于充分发挥乐器地美和经过严格地训练。英国 声乐教育家金帕默尔。合唱艺术是歌唱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地。好地独唱家集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个好地合唱团。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地孩子们来说,要集体地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严格地训练,使每个队员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