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式教学案例。
武汉市红钢城中学陈莉。
课题:《羚羊木雕》
教材分析:羚羊木雕》是鄂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单元主题是情感的涟漪。单元学习要求是: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为这样对朋友感到很伤心。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少年世界里,少年朋友的交往,充满友情,珍惜友情,却更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尊重父母的感情。另一面,在**的世界里,他们也疼爱子女,但更重视物质而看轻情义,不懂得尊重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
“代沟”是现代中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话题。“亲情”与“友情”之间产生的矛盾也时有所闻。因此,本文所写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在当今社会日益强调个性张扬的环境里,如何看待亲情与友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如教材中的“我”与万芳的友谊、“我”与父母的冲突,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是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世界观、价值观正有待形成。
2、学生在阅读中还是为读而读,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被动的接受。
因此,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特点,我选择了从人物入手的方式,将朗读和主题的感悟作为此文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将更大的自由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经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会如何与他人、家人沟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掌握朗读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矛盾产生的根源,思考解决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感情;学会与人沟通。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掌握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矛盾产生的根源,思考解决的办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初读感知。
1、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对羚羊木雕的介绍,能让学生了解羚羊木雕的贵重。有助于学生把握爸爸妈妈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时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时的感情及语气,以便更好的读出人物当时的心情。学生也更容易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会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正是因为“贵重”才不能随便送人,为我们后面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打下了基础。另外,羚羊木雕既然如此贵重,“我”却将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与万芳之间的友情的珍视超过了对物的重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让学生用“文章讲述了的故事。”的句式说话。
示例:文章讲述了“我”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逼我去把它要回来的故事。
运用概括故事内容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程度,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掌握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之上选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品读感悟。
1、小组分角色朗读1-15自然段。
角色:我、妈妈、爸爸、叙述者。
要求朗读者:
①把握好人物的神态语气及对此事的态度。
②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2、请一个小组表演朗读。
要求其他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准备对朗读做评价。
3、评议。评价朗读,从个性化语言体会人物态度、性格。
课堂实录片段:
师:感谢这四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你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焦曼莉读的太温柔了,没有表现出妈妈当时的生气。应该把“现在”“那么贵重”“随便”读重一点。
师:我也这样认为,那么,你能不能试着读几句呢?
生:“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师:大家觉得黄奥读得怎么样?读出了妈妈的生气与着急没有?
生:读出来了!
师:妈妈对待此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不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誓不罢休!
众生笑。生:应该是强硬,从“坚定”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还有“妈妈变得十分严厉”可以看出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以我的经验,一般大人处理比较严重的事情,态度都是严肃的!
师生都笑了。
师:说的真好!看来你是“身经百战”啊!
师:试想一下,如果“我”的妈妈和我们班的焦曼莉一样,平时特别的温柔,会不会一生气的时候就马上变了一个人呢?
生:有可能。
生:我觉得不可能。至少我还从没有看到过焦曼莉发火。
生:有可能是没碰到令她十分生气的事情,碰到了也说不定哦!
师:那我们来采访一下焦曼莉吧!(我把手握成拳,装作话筒的样子递到焦曼莉面前。众生笑)请问焦曼莉同学,当你非常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很少生气,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也不会朝别人发火,而是自己躲着哭一场。(焦曼莉不好意思了。)
师:这样看来,“我”的妈妈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严肃的、誓不罢休的,不仅仅是因为事情的严重性,还因为——
生:妈妈的性格。
师:妈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生:强势。她一定要逼着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哪怕我不愿意。
师:看来妈妈是家里的“一把手”啊!
生:坚持不懈,因为她想尽办法让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看逼我不成,后来又拿出糖果让我把羚羊木雕换回来。(学生答“坚持不懈”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坚持不懈?这个词用得似乎不太妥当,能不能换一个词呢?
学生们都犯难了,一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看看我,希望我给他们一点提示。有学生在小声的说“执着”。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准确地概括。
我看学生实在是想不出来了,就进行提示。)
师:大家觉得,作者对“我”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表扬还是批评?
生:批评。师:既然是批评,那我们所概括出的妈妈的性格特点就不能用“坚持不懈”“执着”这样的褒义词,而应该用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贬义词。
生:固执。(学生脱口而出)
师:真聪明!一点就通!
生:我觉得妈妈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但不知道算不算。
师:没关系,大胆地说出来。
生:妈妈只知道羚羊贵重,却没有想到,我与万芳之间的友谊也很珍贵啊!说明妈妈是一个重财轻义的人。
虽然这名学生明显地是参考了资料,我仍然表扬了他能够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
师:我们通过分析,已经明确了妈妈是一个固执、重财轻义的人,她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严肃而坚决,请同学们再把妈妈说的话读一读。
生读完。师:妈妈在说话的过程中,她的语气、语速、语调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生:不是。师:有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从第一自然段开始看。
生:“那只羚羊哪儿去啦?”从后面可以看出,妈妈问我,是因为怀疑我把羚羊木雕给卖了,所以这里应该有疑问的语气。
师:用“质问”会不会更合适一些呢?
生:对,对,对。(他一连说了三个“对”,并点头表示认同。)而且,妈妈当时肯定是比较着急的,连自己都不舍得送人的羚羊木雕突然不见了。
师:分析得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读出质问与着急。
生读。生:“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妈妈紧追不舍地问我,可见她更着急了。而且,不问出来不罢休。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读出妈妈的强势。
我觉得“我知道给你了”语速要快一点,把“可是”“在哪儿”读重一点。
师:你能示范一下吗?
生读。(她刚读完,学生就鼓起了掌。)
师:大家的掌声表明对魏雪的朗读的认可,她对语气、语调、语速把握的非常好,大家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分析以及示范朗读之后,学生对朗读方法的掌握更进了一步,明显比刚开始时要读得好。)
生:“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说这句话,明显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嘛!所以,要读出怀疑的语气。
师:那你可以试着读一下吗?
生读。师:魏雪,请你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出了怀疑,但是,这个时候妈妈好像是看出了我在撒谎,孩子在撒谎,以妈妈的性格,她应该是更生气的。所以,还要读出生气的感觉。
师:那你读一下可以吗?
生读。我问前面读这一句的学生。
师:你觉得魏雪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比我好。
师: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优点,你真是一个绅士。
该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看的出来,他对魏雪的确是佩服的。
板书:性格读法。
妈妈:生硬、固执、急躁、重财轻义声调高扬、语音重
爸爸:委婉、沉稳、不可抗拒平静、委婉、不可抗拒。
我:软弱、重情义害怕、发抖、带着哭腔。
第二课时。四、合作**。
1、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谈谈怎样做才能避免类似的事发生?
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想大家都不希望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找找原因,看看问题究竟出在**。课文的结尾写到“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觉得应该怪谁呢?
生:我觉得应该怪爸爸妈妈,他们重财轻义,根本不顾我的感受,逼我去要回羚羊木雕。(我点头表示认同)
生:我也觉得要怪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在送我羚羊木雕的时候就告诉我,这个羚羊木雕非常贵重,不能随便送给别人,我想“我”是不会随便拿来送人的。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也有错,如果她能在送给万芳之前征求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也不会闹得如此不愉快。
我正准备对前面几个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的时候,一个学生说出了我意料之外的想法。)
生:我觉得应该怪万芳,她不应该随便要别人的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
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我就要及时地予以纠正。我本想自己与学生**这个问题的,但最终我将问题抛给了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 教案。羚羊木雕 中父母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及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型及...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羚羊木雕》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羚羊木雕 教案。羚羊木雕 课文写的是一家人因为一件贵重的工艺品而发生的很不愉快的事情,我 的心灵遭受了伤害。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羚羊木雕 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及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案新人教版
羚羊木雕 教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1 2课时1.读懂课文,记住文 现的生字词。年级学科课型。七年级语文普通课。教学目标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结构分析 设置悬念 插叙 反问式结尾。教学重点。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结构分析 设置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