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26 05:34:28 阅读 6082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聚会主题: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聚会课时:一课时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生活在关爱中。有来自亲人的关爱,有来自朋友的友谊,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们在成长,亲人爱的表达方式也应随着我们的成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如果父母未发觉我们长大了,他们爱的表达会给正在成长的我们造成怎样的伤害呢?如果这种亲情与友情发生冲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今天,我将与大家一道走进女作家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生活的真谛。

一、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用简明语言概括本文内容要求:在默读时,弄清是什么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请学生上台讲这个故事。

要求: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要说清。二、再读课文,解读文意。

1、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加以概括。羚羊木雕对于爸妈来说,究竟有何重大价值呢?下面,请同学们听第1至15自然段的朗读录音,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放录音,师生听读,找信息,第1页。

然后交流)。

2、析“贵重”一词的含义。

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明确:1、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2、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3、我为什么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第16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能解释我这一行为的句子(就“友谊”展开师生之间的研讨)。

明确:羚羊木雕是“我”与万芳友谊的见证,我们彼此交换见证友谊的礼物是想让友谊长存……

4、在爸妈的眼里,羚羊木雕是亲情的见证;在“我”的眼里,羚羊木雕与小藏刀一样是友谊的见证。这时,爸妈逼你把已经送给朋友的羚羊木雕从朋友那里要回来,你会怎么做呢?(请学生发表意见)文中的我是如何做的?

(自读课文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划相应内容,师生分析)5、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26至37自然段,思考:

第2页。我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有怎样的担心?②这种担心应验了没有?

我为什么再一次流泪了?这次流泪与第24自然段中我的流泪原因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讨论)

6、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对朋友反悔了,我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这能不能怪我?谁还应负一定的责任?(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辩论)

三、走出课文、走进生活。

1、总结讨论结果: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

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假设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想给谁说声“对不起”?2、请聆听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怅悔。

3、假若你是文中的我,你最想对万芳说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给她写一封信,表达歉意,抚平因我的过失而造成的创伤,增加与她的友情,为原文增加一个结尾,好吗?要求:

1、可以补充想象你所需要的情节,但要合情合理并和原文相呼应。2、情真意切,不说假话空话。3、符合书信。

第3页。格式,不少于。

第4页。

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 的教学设计。一 课文整体理解。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 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 我 去要回来,我 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 我 我 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是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 代沟 问题。由于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三 学法活,体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本节课我始终是以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的,以商量的口气与学生研讨,目的是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使学生能够愿意与老师平等交流,敢说真话,愿意表达,这样就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 合作者 引导者和帮助者。课堂始终洋溢着一种民主的...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编写

羚羊木雕 教学设计。成都航天中学许咏秋。学习目标 1.把握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2.情景朗读,读出角色思想感情。3.获得启示,学习化解家庭矛盾。学习重点 学习方法 角色朗读法 交流法 课时建议 2课时。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认读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 中的词语。2.为下面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