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
授课內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概括诗歌的内容。
2、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重点:流利的朗诵课文,学习文中的景物描写。
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方法:七步教学法。
教具:多**。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1、导入。
同学们,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秋季)你能回忆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秋的诗句吗?(枯藤老树昏鸦、霜叶红于二月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出示学习目标。
二、1.预习检测。
肥硕( )枯涸( )丁丁( )清冽( )寥廓( )青鳊鱼( )梦寐( )乌桕( )背篓( )栖息( )
2.词语检测。
正正:伐木声。
梦寐:睡梦。
肥硕:文中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冽:清冷,清凉。
寥廓:高远空旷。
三、请同学们听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速、语调,特别注意字音,并划分诗歌节奏。
(注意:节奏要根据朗读和语句结构来划分)
3分钟后,更正节奏划分,并进行朗读大比拼。
秋天。震落了/ 清晨/ 满披着的 /露珠,
伐木声/ 丁丁地 /飘出幽谷。
放下/ 饱食过稻香的 /镰刀,用背篓来装/ 竹篱间 /肥硕的/ 瓜果。
秋天/ 栖息在/ 农家里。
向 /江面的冷雾/ 撒下圆圆的网,收起/ 青鳊鱼似的 /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 /满载着 /白霜,轻轻摇着 /归泊的 /小桨。
秋天/ 游戏在/ 渔船上。
草野/ 在蟋蟀声中/ 更寥廓了。
溪水/ 因枯涸见石 /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 /何处去了,那满流着/ 夏夜的香与热的 /笛孔?
秋天 /梦寐在/ 牧羊女的 /眼里。
四、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第一节,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哪些词语突出这一画面?
2. 这一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时间3分钟,抽同学展示。
五、自学指导2
分组朗读诗歌第。
二、三节,思考下列问题:
1. 概括第。
二、三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第二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时间4分钟,抽同学展示。
明确: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是通过哪些词语找出来的?
农家丰收图。
饱食过稻香”
肥硕的瓜果”
2. 这一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饱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镰刀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了今年稻子大丰收,表达了他们的喜悦之情。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创造出丰收后悠然、闲适的氛围。
六、合作**。
默读全诗,先自己思考问题,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展示。
明确:1、诗歌写出了秋天松弛闲静、宁静悠远的特点。
2、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当堂训练。
课时练49页自主学习题。
八、小结。本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3 风雨》优质课教案
风雨 教案。课题。1.通过学习,了解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以激发学生阅读其作品的兴。目标。趣。2.通过默读,梳理文意,能掌握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和能力。3.学习本文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型。梳理文意,能掌握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和能力。学习本文侧面描写的方法。新授课。一 作者简介。贾平凹,19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3 风雨》优质课教案
13 风雨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3.能结合课文,运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的。学习重点。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4 秋天》优质课教案
秋天 教学案例。背景 秋天 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 预言 1931 1933 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 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 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