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发布 2023-04-17 01:17:28 阅读 1669

一、谈话引入。

师:初次见面,能告诉我你们是哪个班的吗?

生:五(2)班。

师:噢,是五年级的二班,对吗?那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是五年级二班,而非要说“五(2)”班?

生:这样比较简洁。

生:说五(2)班,别人一听就知道是五年级二班了。

师:既然这样,那我觉得还可以更简洁一些呢。别人要问我,哪班的——二班!

生:不行!不行!

师:怎么啦?不是更简洁了吗?

生:光说二班,别人怎么知道是哪个年级的二班呢?这样不准确。

师:那行,要别人问我,哪班的——五!这回总算行了吧。

生:还是不行。这样说,虽然别人知道你是五年级,可到底是五年级哪个班,别人还是不清楚。

生:而且,你光说五,别人还不知道究竟是五年级呢,还是五班呢。所以还是不行!

师:看来,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简洁而简洁,简洁的同时,还得注意什么?

生:准确!师板书:简洁、准确)

赏析:开门见山直入问题的本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优点就是准确、简洁。】

二、尝试探索。

师:其实,数学也是这样。比如,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研究过用“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来确定人或物体的位置,还记得吗?

生:记得!师:那行。下面的**中,哪一个是张老师的儿子?能用二年级学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大胆猜猜看吗?

赏析: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思维。】

生猜第3组第2个、第5组第1个、第3行第2个、第4组第5个)

师:这样看来,光靠猜,要一下子确定张老师儿子的位置,感觉怎么样?

生:有点困难。

师:那就给点提示吧,看看会不会好一些。他呀,在第4组——

师板书:第4组)

生:我知道了,是第4组第3个。

生:不一定,还可以是第4组第5个。

生:第4组有两个男生,光说第4组还是没法确定,还得看看在第几个。

师补充板书:第3个)

生:找到了,是他!

师:看来,二年级掌握的方法,还真能帮助我们很快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不过,换个角度看看,除了第4组第3个以外,还可以怎么确定他的位置?

生:第3排第4个。

师:既然这样的方式已经能够确定位置了,那我们今天还来研究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不是有比像“第3排第4个,第4组第3个“更简洁的方法,也可以用来确定位置。

赏析: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是不可低估的。】

师:是呀,真和数学家们想一块儿去了!那你们觉得,会不会有比它更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呢?

如果有,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的时间,我把这一任务留给四人小组,看看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创造出一种更简洁,同时也很准确的方法。别忘了,把研究出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如能找到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记录下来!

赏析:抓住合作的最佳时机,这个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其中、献计献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时间是5分钟。教师巡视,并将学生**现的典型方法记录下来,然后板书如下:①4排3个②43③4.3④竖4横3⑤↑4→3⑥4-3⑦4,3)

三、交流建构。

师:这些方法似乎都挺简洁,到底该选哪一种呢?还是请大家来作评判吧。

生觉得前三种方法都不好。听了半天,老师听到的似乎都是批评的声音)

师:难道,刚才被批评的方法,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都没有吗?

赏析:张齐华老师的课堂评价用语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客**问题的态度。】

生:不对,它们好歹都比原来要简洁一些。

师:这就是一种进步!不过,除了简洁,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哦,它们都有4和3这两个数。

师:多善于观察!那剩下的几种方法呢?

生:也都有这两个数。

师:既然每一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

生:这两个数一定很重要。

生:缺一不可!

师:说得好!那这里的4和3究竟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了便于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每个人都看做一个小圆圈。(出示下图)

赏析:较前面出示的“**”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抽象。附: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生:就里的4应该表示第4竖排。

师:数学上,我们把竖着的排叫做列。从左往右起,这里第1列,这是——

生答略)师:原来,4表示张老师的儿子在第4列。那3呢?

生:3表示第3横排。

生:3表示第3行。

师:是的,数学上,横着的排就叫行。确定行,通常都是从前往后,从下往上。这是第1行,这是——

生答略)师:现在,确定了第4列,又确定了第3行,能最终确定他的位置吗?

师利用课件,用两条直线表示相应的行和列,并相交于一眯,以确定相应的位置。如下图)

第5行。第4行。

第3行。第2行。

第1行。师:试想,如果只给你第4列,行吗?只给第3行呢?

生答略)师:看来,行数和列数还真的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无法确定他的位置。既然如此,我觉得剩下的几种方法似乎都不错呀。哪种更好呢?

赏析:进一步逼近问题的本质——在同一平面内,用行和列两维的参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生:我觉得第4种肯定不行,既有数字又有汉字,看起来就不简洁。

师:不过,老师很好奇:他们小组明知加上汉字不够简洁,为什么还非得要添上这两个字呢?

生:我知道!不添上这两个字,那就不知道这里的4和3哪个是行,哪个是列了。

生:如果这样,那我觉得第6和第7种也都不行。虽然它们都保留了4和3,并且也很简洁,但是,由于它没有说清楚哪个是行,哪个是列,所以很容易混淆。

(该生的观点得到了全班多数同学的支持)所以,我觉得还是第5种方法比较好。竖着的箭头表示列,横着的箭头表示行。连在一起就是第4列第3行,而且也很简洁。

师: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请举手。(绝大多数举手表示同意)这么多同学都同意啊?那你们不是成心要为难老师嘛!

生:为什么?

师:因为数学家们最终的方法,已经被你们给否定掉了!

生:啊?师:猜猜看,他们最终采纳的可能是其中的哪种方法?

生:不会是最后一种吧?

师:真被你给猜中了。那现在,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我还是觉得不行,你不说清楚哪个表示列,哪个表示行,别人还是要混淆的。

赏析: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还真敢质疑“真理”。也真是有其“(师)父”必有其“(学)子”呀!】

师:这么说,连数学家们的观点你们也反驳?

生:当然了,因为他们的观点是错的!

师: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数学家就这么定的,你们又不同意。别的方法,你们又觉得不行。

生:我觉得就可以用第5种,既简洁又准确。

生:用第7种也行,但必须得加个规定。

师:什么规定?

生:得规定哪个数是行数,哪个数是列数,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按照这样的规定。

赏析:看样子,“真理”是可以在我们身边产生的,只要这里有生成“真理”的“土壤”。】

师:真是太棒了。你绝对和数学家们心有灵犀!

【赏析:这样的表扬就是最高境界的赞赏!它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比不上的。

也许就是这一句话,此生从此就会爱上数学、爱上思考、大胆创新、创造。可能在多少年之后,在许多物质奖励都已淡去,具体知识也已忘记时,这句话还萦绕在他的耳畔。】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家们选择第7种方法时,也发现了它的漏洞。

怎么办呢?后来一讨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它来个规定:以后凡是像这样用行数和列数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我们通常都将列数写前面,行数写后面。

现在,还会引起误会吗?

生:不会了。

师:按照这样的规定,哪个数写前面?

生:4。师:后面呢?

生:可以写上3。

师:中间还得加上个逗号。后来,为了进一步作出区分,他们干脆又在列数和行数外面加上了一个小括号。

(边介绍边板书)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所组成的一个数对来确定位置,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练习巩固。

师出示**)

师:小邓和小白是张老师儿子最好的朋友,你能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

生答略)师:真不错。儿子还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小中,他的位置如果也用数对表示的话,应该是(5,3)。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生:他在第5列第3行。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因为数对前一个数表示列数,后一个数表示行数。

师:掌握得确实不错。瞧,今天,咱们的座位也排得整整齐齐的,如果让你用数对来表示你自己的位置,行吗?

师:看来,自我介绍并不难。能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吗?

生:我最好的朋友,她的数对是(4,2)。

师:让我也来认识一下你的朋友,第2列,第4个。认识你很高兴。

赏析:教师故意出错,促使学生再一次辨析行与列的规定。这种教学方法不正是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

》中常用的“技俩”吗?教育的智慧是什么?是在用“四两拨千斤”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

】生:不对,弄错了,我说的是(4,2),不是(2,4)。

师:(4,2),(2,4),不都是这两个数吗?怎么就不对了呢?

生:前面的表示列数,后面的表示行数,所以谁在前谁在后很重要。交换位置后,相应的点就不同了。

师:看来,以后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师重新找到(4,2)处]真正的朋友原来是你啊!

下面,我想再提高要求,我直接报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迅速起立。看谁的反应最快。(3,1)(3,2)(3,3)(3,4)(3,5)。

相应的五名学生一一起立)

师:奇怪,怎么就齐刷刷地站起来一队?

赏析:提醒学生感知其中的规律,促使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生:因为你报的数对有规律。

师:是吗,说来听听。

生:这五个数对列数都是3,说明他们都在第3列,当然就站起来一队了。

师:说起来挺容易,如果也让你来出几个数队,你有本事也让一队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赏析:张老师这种“亦师亦友”教学风格也是自己所追求的。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激将”法有时可以得到神奇的效果。

这不,学生积极性又一次被高动起来。这一“招”在后面又连续用了几次,看样子它真的挺管用的!】

生:(1,5)(2,5)(3,5)(4,5)(5,5)。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次站起来的是一行。

师:有变化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这次的五个数对虽然列数变了,但行数没变,所以站起来的自然就在同一行了。

师:真不错!不对,张老师觉得这还不算什么。说五个数对,站起来一排。要是我说,我只给一个数对,就可以请一队同学站起来,你们信吗?

生:不信!师:口说无凭,要不试试?【屏幕显示数对:(4,x)】符合要求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4列同学陆陆续续站起来。教师面对第一名学生)

师:奇怪,我上面写(4,1)了没?

生:没有。师:那你站起来干吗?还不坐下去。

生:不对,(4,x)中的 x是一个未知数,既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等,所以我们都站起来了。

师:瞧老师厉害吧,一个数对,就让一排同学站起来。

生:不厉害。我也会!

师:是吗?谁来试试。

生:(x,4)。

生:老师,我还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站起来。

师:是吗?越来越厉害了。试试!

生:(x,x)。

师:来,符合要求的请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嗯,让我来看看,当x等于1时,谁谁站起来?【数对为(1,1)的同学举手示意了一下】不错!当x等于2呢?

数对为(2,2)的学生也示意了一下,此时,有部分学生开始犹豫,也有学生重新坐了下来】

师:奇怪,有人开始坐下去了。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又不站了?

赏析:“采访一下”已成为好几位名师的口头语。这不仅是一句话,也让教师从讲台这个“圣台”上走了下来,走到学生中去,显示着师生的平等地位。】

生:一开始我觉得(x,x)应该包含所有人,但现在看来,我不算。

师:不是说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吗?你怎么就不算了呢?

生: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我发现,当x等于1时,只有(1,1)可以站,同样,当x等于……时,只有(2,2)(3,3)(4,4)……可以站,所以其他人都不能站。

师:说得有没有道理啊?

生:有!生:我还有补充。虽然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但两个相同的字母只能表示两个相同的数,这样的话,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站起来了。

此时,剩下的同学陆陆续续都坐了下去,只有符合要求的六名学生站着)

生:我知道了,可以用(x,y)。

师:这一次,符合要求的请站起来。(所有学生都站了起来)其实,有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对问题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赏析:华应龙老师有一重要的教学主张就是“错误资源化”。张齐华老师这句话值得我们学习、运用。

“错误是真理他妈”,我们应该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才敢大胆地思考、发言、猜想,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落到实处。一个畏畏缩缩的群体是出不了创新人才的。】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军营 方向与位置 第2 3页。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2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3 学生经历由实物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的内容。学情分析 学生能较正确地用列 行表述出物体的位置,但对用数对表示位置还比较生疏,部分学生还不是很会,因此这节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预案

生1 天花板。生2 瓷砖。生3 蜘蛛网。师 厉害!如果我们也有迪卡尔的这种精神,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未来都有可能是数学家。2.出示完整的例2动物图,学生观察 师 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张图分几列几行吗?6列,6行 师解释 横着数0 6表示从左往右数有6列 学生跟着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