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 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4-10 16:11:28 阅读 356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1、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要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要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一根一根地添上去。数到20时,要把10根单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

就是20。在数完11~20各数以后,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数的理解,另一方面为读数、写数打下基础。

2、在教学例3数的顺序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出10以内的数,然后再让学生接着读,这样就能把10以内的数与11~20的数联系起来。然后,可以结合看直尺上的数,向学生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

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3、在读、写数的练习时,还希望注意以下几点。(1)读数时,只要求学生口头读,不要求用汉字写出来。(2)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

(3)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十进制的使用。

卜辞》中记载说,商代的人们已经学会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13个单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数字,但是现在能够证实的当时最大的数字是三万。甲骨卜辞中还有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

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我们有个成语叫“屈指可数”,说明古代人数数确实是离不开手指的,而一般人的手指恰好有十个。因此十进制的使用似乎应该是极其自然的事。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在文明古国巴比伦使用的是60进位制(这一进位制到现在仍留有痕迹,如一分=60秒等)另外还有采用二十进位制的。古代埃及倒是很早就用10进位制,但他们却不知道位值制。所谓位值制就是一个数码表示什么数,要看它所在的位置而定。

位值制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零是位值制记数法的精要所在。但它的出现却并非易事。

我国是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法,且认识到进位制的国家。我们的口语或文字表达的数字也遵守这一原则,比如一百二十七。同时我们对0的认识最早。

十进制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高的评价,“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李约瑟说“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同一时代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85页的,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卡片教具、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要求一根一根地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师:请告诉老师,你有多少根小棒?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 、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这是什么地方?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他们多么遵守交通规则啊!

请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10人)

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

让我们一起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

问: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谁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树、汽车、自行车)

师:赶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自行车呢?有几辆汽车?

师:刚才我们一齐数了图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数得非常准确。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首先让学生试着数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和学生一共是10个人,这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接着数下去,看一共有多少人。

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

让学生数一数。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品德教育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2.教学例1

全体学生随着课件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问:一捆小棒有几根?10个“一”就组成一个“十”。

2)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问:图中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问:2个十是多少呢?

师:请同学们学着小精灵的样子,迅速地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也捆成一捆。(生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20根,也就是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把这10根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

3.教学例2

1)生动手操作,照样子数小棒。

问:1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1根呢?

问:这些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诉你的小伙伴)

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生齐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问: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 2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是20?

师:下面请大家先摆小棒再读数,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设计意图:教材注意通过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一捆,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

4.课中活动(数数游戏)

5.教学例3

问:尺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齐读——0。

问:10的后面是多少? (悄悄地告诉同桌小朋友)

问: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11 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84 86页。教学设计意图 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

苏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4 练习十》教案

巧用自制学具。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的综合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掌握住相关数的知识 数数 数的比较 数序 数的组成等。2.把枯燥的数学复习趣味化,使学生轻松学习,体验成功。数字卡片 自制直尺 0 20 自制简易计数器 最高位是十位 教学过程 ...

苏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4 练习十》教案

理解11 20各数的练习。一 复习回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认数 数数 写数 数的组成 10加几和相对应的减法 今天我们通过练习,更加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二 认数 数数练习。1 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一共有多少个。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提问 先圈出10个之后再数出一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