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分一分

发布 2023-04-09 15:50:28 阅读 8054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分类摆放的,例如,超市里分类摆放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书店里分类摆放的书籍,衣柜里分类摆放的衣服,厨房里分类摆放的餐具,等等。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有一些感性认识。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应用这一方法,例如,将学过的数进行分类,根据需要将简单的算式、图形进行分类,等等。同时,分类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学习统计、开展统计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教材的编写主要有如下特点:1.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

2.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供学生分类的物体。3.

采用合适的活动形式和练习形式。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

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按照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

五、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依次分类。

课题:分一分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作用,能按要求把一些物体分类,能自己按物体的特点进行分类,能说出分类的依据。

2.使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类的思想,初步体会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3.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使学生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

1.初步体会物体分类。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和小画书。如果有时候发现前几天玩的玩具或看的小画书找不到了,会不会到厨房的碗柜里找?为什么?

在家里我们找卷笔刀、橡皮、铅笔和找洗手的香皂,一般都各到**去找?为什么会到不同的地方去找?

大家说的地方都差不多,说明因为这些东西用处不同,平时一般分开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像这里的卷笔刀、橡皮、铅笔都是文具,是同一类;而香皂是洗手用的,又是一类。所以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品。

2.引入新课。

平常为了方便或需要,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些物品分类保管,也就是按照它们不同的特点,或者不同用处等来分一分。那么我们一般究竟可以怎样分呢?今天就来学习分一分。(板书课题)

二、观察思考。学习分类。

1.学习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到超市货架上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物品?

你知道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大家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

这些商品是怎样分开在两边摆放的?谁来告诉大家。

为什么要这样分?

明确:左边货架上都是玩具,右边货架上都是书。这样把不同类的商品分开摆放,顾客买东西会很方便。

追问:这里的商品分成了几类,按什么标准分的?

小结:这里的商品按照不同的用处被分成两类。左边一类是玩具,小朋友做游戏和玩的时候用的;右边一类是书,小朋友学习用的。

请小朋友再观察玩具货架,这些玩具又是怎样摆放的?

看一看右边的书,又是怎样摆放的?

追问:玩具分几类摆放,书分几类摆放?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指出:玩具和书都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几类,这样可以方便人们选买自己需要的物品。

2.教学“试一试”。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的树叶都有哪些形状,哪些颜色?

引导:你能把这些树叶分在3 个筐里吗?请你先想一想准备怎样分,再试着用线连一连。

你想把哪些树叶分在一个筐里,就用线把它们都和这个筐连起来。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分法,互相检查分得对不对。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分类与结果,并要求说说是怎样分的。

注意帮助学生修正分类中的错误。

提问:这些树叶都分成几类?这里的分法有不同吗?不同在**?

谁来说说,按形状分知道了什么,按颜色分又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些树叶分一分,可以按两种不同标准分:一种是按形状分,另一种是按颜色分。不同的分法所知道的结果也不同:

按形状分知道的是不同形状的树叶各有几片,按颜色分知道的是不同颜色的树叶各有几片。

三、应用体验。解释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动物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有哪些动物。

引导:请小朋友想想这里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并把它们圈出来。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提问:这些动物分成几类?按什么标准分的?

2.做“想想做做”第2 题。

出示交通工具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有些什么,互相说说它们各在**行驶。

依次提出涂色要求,学生涂色。

交流涂色的结果。

提问:这里的交通工具分成了哪几类?还有没涂色的吗?这里的交通工具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呢?

指出:这些交通工具按它们在**行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空中飞的,第二类是陆地行的,第三类是水上行的。

3.做“想想做做”第3 题。

出示杯子图。

提问:你想怎样分,可以分成几类?

追问:根据刚才的交流,这些杯子可以有几种分法?各是按什么标准分的了分的结果怎样?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1.引导回顾。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的什么呀?你能想想刚才都分了些什么,是怎样分的吗?

2.拓展应用。

谈话:今天学习的分一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如果不会分一分,许多物品就会放得一团糟。请同学们课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0的分与合 示范课教案。10的分与合。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例题 想想做做 第1 3题。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10的分与合。第一课时。课题 2 5的分与合课型 新授。主备教师 宋石虎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 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 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2.能够熟练应用分与合。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 操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至第39页的练习四的习题。教学目标 1 通过应用练习,更好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2 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更好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 让学进行有序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 回忆旧知,诱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