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67的减法

发布 2023-04-09 15:51:28 阅读 3946

课题的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页,信息窗4第7课时。

教学目标:1.探索被减数是的减法的算法;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的减法;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通过练习,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准确口算被减数是的减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野餐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野餐结束。

2.观察情境图,编故事。

课件出示信息窗四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能把它们连起来讲一个故事吗?

学生观察,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教师指代表讲故事。如:

1)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野餐,后来两个戴帽子的小朋友先走了。

2)几个小猴子先在树上玩耍,后来有一些猴子下来了,并且摘了一些桃子。

3.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找准确信息有困难,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还剩几个同学?

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二、自主学习,小组**:

下面我们来解决问题:

1.问题一:还剩几个同学?

引导学生说出信息:草地上原有6个同学,后来走了2个,还剩几个同学?

应用什么方法及解决?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组内交流。

2.问题二: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引导提问:树上原有几只猴子?下来几只?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问题一:还剩几个同学?

学生汇报交流:列式:6-4=?

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a.一个一个减,6减1是5,再减1是4

b.想6的组成。

c.4+2=6.所以6-2=4.想加算减。

板书:6-2=4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算式的意义。

2.问题二: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学生汇报交流:列式:7-5=?

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a.一个一个减,7减1是6,再减1是5...减5是2.

b.想7的组成。

c.2+5=7.所以7-5=2.想加算减。

板书:7-5=2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算式的意义。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想一想,关于的减法有哪些?

学生交流,代表汇报,老师总结。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整理6的减法算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做完后集体交流。

2. 自主练习第2题: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做完后集体交流。

重点放在7-7和6-0这两道算式上。

3. 自主练习第5题:看图列式计算.

引导:大括号又出现了.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要我们求什么?列什么算式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两幅图的列式计算.

小结:像这样求总体中的一部分,我们一般列减法算式来解决.

六、完善小结:

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怎样?

学生谈各自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野餐结束。

的减法。问题一:还剩几个同学? 问题二: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6-2=4(个7-5=2(只)

使用说明:本节课优点:

1.教案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加法的基础上学习了的减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算被减数是的减法。

根据情境图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以情境图为媒介,提问题、列算式、说算理。

2.教学重难点突出。认识大括线学生第一次接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这部分的学习应该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先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

但是从学生描述图意、提问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的意思,但在表达时语言不够通顺,词不达意。因此语言的训练还是非常艰巨的。通过各自语言的叙述,学生能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算式的内在联系。

还有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应加强,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整个课堂都变的能动起来。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上这节数学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所以,我想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的学习知识。

不足之处:重难点处理过快,应多让孩子自己去说。从说中去感悟了解图的意思。教师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平时课上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建议:该放手的就放手,放手前预设好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滕州市华澳小学任恒。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数学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城南镇第一小学。一年级。贾宝伟。第三单元29 45页单元备课。本单元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是 10以内数的加法 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

信息窗3 得数是 和关于0的加法。课题 得数是 和关于0的加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的信息窗3。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 的加法。2 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3 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 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9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来到花果山。磁村镇第四小学张凤玲。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 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