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语文

发布 2023-03-20 09:41:28 阅读 6821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过程]

一、多**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1.cai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第1页。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评:利用多**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

第2页。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2.交通工具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第3页。同桌学生互说。

2)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

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评:从超市购物装袋到为各种交通工具分类,教师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教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了数学**于生活。

]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第4页。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评: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四、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始。课末,教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评]

第5页。1.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

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

根据此项调查,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

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小学数学第一册 单元质量检测 2015.10班级姓名。一 填空。1 看图写数。2 比一比,画一画。1 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2 最长的画 最短的画 3 按顺序填数。1 5前面的一个数是 8后面的一个数是。2 比9小,比7大的数是 比4小的数有 个。3 3和9这两个数,更接近10。5 在 里填上 或 6...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数 一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数 一 教案范文。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 5各数 9各数 10四段安排。在认识1 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 和 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 5各数和6 9各数...

2019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数 二 语文

本单元教学11 20各数,内容分三段编排。各数的直观认识。直观认识十,初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直观理解11 各数的意义。认 读11 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各数的意义。从形象到抽象理解 各数的组成。写 各数。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用对十几的认识思考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加深对十几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