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在长大教学反思辽海版

发布 2023-04-08 06:34:28 阅读 3250

《品德与生活》新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且是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新教材没有简单化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唯一结论,而是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而我在《我在长大》教学中大量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孩子们从进入学校那一天起就离开父母过半独立的生活。两年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因此,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始终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力图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反思。

上课一开始,婴儿啼哭的声音立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当孩子们在**里看到了他们在餐厅、教室以及操场等各个场合中的身影时,立即引起了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回顾。从以前的哭鼻子到现在快乐的心情;从学会了拼音到会认很多的字;从会帮妈妈做家务事到帮助同学……每一件事无不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每一句话无不袒露了他们自己真实的一面。

让品德课真实起来,让品德课与生活接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理念。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又把学校的生活拓展到了家庭生活。首先通过录音**一位学生双休日在家的表现,强化学生在学校外的生活、行为习惯;接着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夸一头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再让孩子的父母通过录音和父母的寄语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与行为体验不断丰富,自我认识不断加深,也在愉快的活动中树立起了自信心和上进心。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毕竟在课堂上面对是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的活动环节多了一点,学生自由畅谈的面不够广,不够宽。在**自己婴儿期及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我让他们拿出儿时的小衣服、小鞋子试一试的环节学生偏向于游戏化。

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关注的细节。

附送:2019-2024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在长大说课稿辽海版。

一、教材分析

积极、自信的生活将是儿童一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材本单元《一年来的变化》的设计主题重在关注学生身体的成长。这一主题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先让孩子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二是让孩子们体验在爸爸妈妈怀抱中被爱的幸福。

二、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整堂课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善于学习、肯于动手、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4.情感与态度:

①激发孩子欣赏自己的成长,学会展示自己,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树立自信心;

②引导孩子体验家长的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教学难点是体验被父母的疼爱的幸福,让孩子懂得热爱父母,孝敬父母。

四、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反映自己长大的**和小物品等。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从小到大最开心的事和最自豪的事。

3.课前身高、体重等相关调查表。

4.准备自制的花形卡片。

5.教学课件。

五、教学方法。

1.多**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通过多**展示**、****,创设情境,让孩子更直观的感受自己长大的过程。

2.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们班的孩子是全寄宿的,相对而言,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所以更需要学校教育把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就采用了把家长请入课堂的方法。

3.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课前通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本领。

附:课前资料收集卡。

收集显示自己长大的**和小物品(如衣服、鞋子、帽子、玩具、体检表、奖状等等)

收集从小到大最开心的事和最自豪的事。

完成调查表。

4.品德的培养与儿童生活的有机结合。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特点,而且教材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所以教学是紧扣学生的生活的。

5.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本节课通过“猜猜我是谁”、“小物品展示”、“制作能干花”等系列活动,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做中学”,实现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目标。

六、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教材的特色和学校的网络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围绕“关注学生身体的成长”的主题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游戏导入,体验成长→交流讨论,感悟成长→制作能干花→深入学习,加深体验→课后延伸五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导入,体验成长。

1.课的开始我就用课件展示我们班刘佳卉的成长经历,从婴儿到现在,从身高、体重、运动、学习、懂事等各个方面的成长。从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体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他在长大,我们呢?

引起孩子的思考,揭示课题。

2.接下来展示几张婴儿**,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交流的欲望,发现自己长大长高的过程。

3.然后展示自己带来的小时侯的小衣服、小帽子……。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

二)交流讨论,感悟成长。

1.小组讨论: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比较,如:

身高、体重、动作、自理能力、兴趣、本领等。)(背景**)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了有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乐事、趣事,已感受了成长的乐趣。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让**、玩具、小物品等伴随着趣事、乐事把学生带回快乐的时光,再次感受成长的乐趣,而且增进学生之间的亲切感。

2.全班交流:通过(书、玩具、衣服、作品、奖状、才艺)来感受长大。可以请学生表演,如小时候怎么写字、绘画;现在怎样写字、弹钢琴等。

(欣赏我们班的成长墙上的作品、去网上作文乐苑看看、校园杂志《雨燕》中刊登的自己的作文)

通过讨论、感受长大,让孩子们知道长大不仅是长高了、变重了,还要知道学会了本领,养成了好习惯,这也说明自己在长大。

三)制作能干花。

1.引导学生把自己会做的事情,本领写在花形卡片上,并展示于黑板上。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制作“能干花”,让学生知道学会本领也是一种自豪,看到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大的时候,成功的喜悦感就会越来越强。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地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

2.读儿歌感受长大的乐趣(**,师带领配动作)

雨水哗啦啦,追着我的小脚丫。

它想和我比一比:

谁的步子跑得快?

它想给我量一量:

我的脚丫有多大?

哦,它一定是想告诉我:

—歪歪斜斜的小脚印,也是一幅迷人的画。

四)深入学习,加深体验。

1.把我班孩子的妈妈请入课堂,让妈妈讲发生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然后夸夸爸爸妈妈。

通过故事,感受父母的爱,引导孩子体验家长的关心,增进亲子之情,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说说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夸夸爸爸妈妈的优点,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2.讲讲学生在日记中写到的关心孝敬父母的事情,再让学生自己说说,最后请一位同学朗读自己的孝心日记。

3.通过朗读诗歌,引起共鸣,并把孝敬父母内化到日常行动中去。

脚丫。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五)课后延伸。

设计一本“成长相册”,记录下你生活中每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更把它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吧!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将快乐延伸至课外。

七、教学体会。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在长大》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我在长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 知道爸爸妈妈养育自己很辛苦,应该敬爱他们。智育目标 了解自己从幼儿园到上学不同年龄段的成长和变化情况。素质发展目标 使儿童关注自我的变化,培养他们自我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爸爸妈妈养育自己很辛苦,应该敬爱他们。教学难点 ...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我的这一年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 中心小学的 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我要上二年级了 主题一 我的这一年 一 说教材。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它主要让儿童总结一年级的生活,为下面展望二年级的学习作铺垫。二 说学情。孩子们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各方...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未来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春天里的保健 电子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春天里的保健 一 14课时教学目标1 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知道春季是疾病多发的的季节,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 感受生病的痛苦历程,学会自我防护。教学重点感受生病带来的痛苦,学习防病措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