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与建议: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呈现了小熊送信的一**,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连减。情节的编排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原型,学生对于送信这件事也比较熟悉,从情景中的到的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学习连减的计算,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于理解教材上呈现的三种解决连减计算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帮助。教学时,要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提出问题并试着列出算式计算,然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注意,教材呈现的是学生自己的方法的交流,教师千万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这三种方法。
二、教学建议。
1.出示几幅情景图,请学生讲故事。说一说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再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计算。
2.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的基础上,认识连减算式,初步了解连减的意义。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有的可能写成一个算式,有的可能写成两个算式,只要正确,教师就要给予肯定,但不要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
如果学生的算法之中,没有连减算式,教师要给予指导。
附送:2019-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连减教学反思冀教版。
教学连加、连减前,我与邵丽、冯丽两位老师商量,学生计算第一步时,要不要在两个数之间画上一横线,在横线下写出第一步的得数(即以3+5+1= 的形式),再计算。商量的结果是按以上的格式书写、计算,这样做的优点是:1、有助于学生理清计算顺序;2、对后进生有所帮助;3、书写工整。
带着这些优点我走进了课堂,并把这些优点极力介绍给小朋友。作业时,曹钱烨问:“老师,会算的也要画横线吗?
”我说:“会算的也要画,等你们熟练了以后就可以不画了。”他低下头做起作业,过了一会儿,他又问:
“老师,会算的可不可以不画横线?”一定是小家伙嫌画横线太麻烦了,我问:“你会算,算给老师看看。
”“2+5+3=10”他脱口而出,“你是怎么算的?”“2+3=5再加5就是10。”他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使计算变得简便了,我能说他不会算吗?
他不但会计算,而且方法巧妙,我还有必要让他画横线计算吗?让他画横线写得数不是禁锢了他的思维吗?于是,我对学生说:
“如果你们有好的方法计算,可以不画横线,但要保证不错。”季亚男是我班最差的一个学生,他连数手指都不会,计算连加、连减时是在我身边完成的,我看到他完成第一步写上得数后,又一个一个的数着手指,真着急,我说:“你也可以不画横线了,连着一起数手指。
”速度明显的快了许多。画横线再写上得数,对于优等生来说没什么影响,可对于差生来说,影响就大了,写得数得用手,得打断他的思维,做第二步时又得重拾起先前的思维,速度明显打折扣。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我对画横线写得数作了这样的规定:如果你一下子得不到最后的结果,你可以画横线慢慢算,这种方法可以巩固正确的计算顺序。依靠手指完成作业的可以不画横线。
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要学生书写工整而禁锢学生的思维,也不能用书写格式禁锢学生的思维。我觉得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只要计算正确就是好的。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连减教学分析冀教版
2019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连减教学分析冀教版。教学内容 教科书p20 p21教学分析与建议 1.教材分析 教科书设计小熊送信的5幅情境,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连减。教材之所以这样呈现连减计算,主要是考虑 首先,小熊送信故事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于动物送信这类故事也比较有兴趣...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11减几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
2019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11减几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教学分析与建议 一 教材分析。11减几的学习,教材是以情景图加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共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写出算式后,让学生摆花片,通过操作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通过 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和 怎样计算有几辆红汽车 两个问题...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 连加连减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同学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 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 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 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 连减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