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青岛版

发布 2023-03-30 23:51:28 阅读 5342

《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下第73页我学会了吗?及p72的

教材分析。我学会了吗?”是一幅综合情景图,包含有小鹿、猴子、小鸟的数量等丰富的数学信息。

意图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情境,提出并解决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的简单问题,对自己本单元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为“丰收园”栏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学情分析。本单元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进位、退位),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计算进位加、退位减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

此外,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快速准确地读懂情景图中丰富的信息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可能不会按照不同的动物分类找信息,也可能不会很熟练地通过直接看图数和看文字两种途径来获取信息,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予以引导。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收园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1页。教学难点:复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算理算法。

前面我们进行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回顾与整理,下面这道题大家有信心解决吗?(出示74页第4题:风筝是谁的?)

学生独立解决)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抽生交流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可能交流用口算或竖式计算)

说一说:你认为计算这些题时应注意什么呢?(抽生交流,学生可能说要注意“进位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也可能说“退位减时要注意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还可能说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这一基本练习题,唤起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回忆,带领学生重新温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要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准备。]

活动二:复习应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好多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投影出示72页第5题)。

1)估计一下,这个看台能坐多少人?(学生独立列算式解答后全班交流订正)

第2页。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预想学生的估算方法会各不相同,只要是合理得都予以肯定)

小结)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的估算的方法,大家要注意互相学习,让估算更好地为我们解决问题服务。(2)我们来了48人,坐哪儿合适?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能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你是怎么想的?(预想学生可能采用:1、精确计算的方法;2、估算的方法)

你更喜欢哪种解题的方法?为什么?

精确计算很准确,而估算可以很快地知道问题的答案,两种方法都很好,同学们要善于灵活应用呀!

设计思想:通过本题的复习,使学生不仅有熟练的计算技能,更有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活动三:我学会了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下面,来考考你会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吗?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大家喜欢的好朋友们,(多**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我学会了吗”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哪些好朋友们?

引导学生发现:地上有小鹿、树上有猴子、天空中有小鸟等。)你能从中发现关于它们的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整理信息,并板书)

小鹿:左边28只,右边有25只。

第3页。小猴:一共有33只,看得见的有22只小鸟:一共有44只,飞来的有15只鹤:一共有1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除了对小鹿的数量提出问题,你还能对什么提出问题?除了加法问题,你还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进位加和退位减及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教师随之形成板书)

1)一共有几只小鹿?(2)藏着的小猴有几只?(3)还有多少只小鸟没飞来?(4)……

2.解决问题,自我检测。

你能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下面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答案。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鹿?说一说,这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28+25=)

为什么这样列式?(把两边的小鹿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第4页。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交流用口算或竖式计算)

正确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能不能说说以后计算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呢?(注意进位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按照板书问题,依次抽学生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有效地发现整理图中信息,为后面学生提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提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更为后面学生解决问题、自我检测做准备。

独立解决问题、自我检测,旨在全面了解学生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同时,也为后面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依据。]活动四:自我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本单元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把5个苹果根据自己的评价涂成红色。

设计意图:评价的结果固然重要,本环节更注重的是评价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自我反思、互相学习,从而得到提高。]

创新特色]本次设计着眼于教学细节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观察情境图时,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分为两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重在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在交流有哪些好朋友们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情境图;第二环节则将学生由对热闹场面的关注引向对数学信息的关注,教师的问题“你能从中发现关于它们的哪些数学信息?”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动物类别分类整理信息,这种引导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2.在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除了对小鹿的数量提出问题,还能对什么提出问题?”“除了加法问题,你还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

第5页。的问题吗?”,这都是对学生提问题方法的有效指导,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第6页。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大海边

大海边。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书信息窗口5的有关内容,通过妈妈带小朋友购买纪念品的情景,展示珊瑚标本 海螺 贝壳和海豚玩具的单件。通过解决 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的问题,引出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学情简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加减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大海边》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不进位 教案背景 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本册第四单元学习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不进...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大海边回顾整理 一 教案青岛版

教科书第70页回顾整理中上半部分的内容,综合练习第1题。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笔算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 归纳整合能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 同学们,每年的阴历三月三我们都要赶庙会,你知道庙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