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比尾巴》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3-30 03:47:28 阅读 7915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动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把语文课组织“活”。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的积极性。

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设计如下:

一、贴卡片激趣,初读感知

指导学生边听录音边读课文,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思考: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学生分说后,指名连起来说),教师相应贴上动物图。

让学生对照图,给动物贴上尾巴,且分别说出这几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二、细读课文,学会生字

要求学生自由地小声借助拼音读课文,这一步很重要,在细读中,落实读准字音,突出联系语言环境,辨认字形,教师要善于引导,敢于放手。

三、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通过朗读课文,做填空练习。课文共有几节?哪几节读的语气是一样的?

(听完后,指名回答,认识“?”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分角色表演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我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多种方式练读,读活了课堂,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

四、读中游戏,巩固新课

把六种动物**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相应尾巴特点的词语卡片,让学生上台贴。达到巩固新知、积累语言的目的。

五、读后延伸,扩大视野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要求学生有意欣赏动物尾巴的特点,议论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从中发现动物们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各种不同的特点。

新课程所带给我们新的理念、视野与感受,让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一步步、一点点地去解读、去品味、去体会、去诠释。《比尾巴》一课的教学,在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三问三答、游戏学习中,我充分地解读着儿歌中的情与趣;品味着每一环节的得与失;体会着学生的喜与愁;诠释着新课程的语与文。

总之,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准则,弄清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多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

进入识字阶段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对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听取了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建议,一直以来,在识字上均采用了 随文识字 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初读环节中,当孩子进行初读反馈 逐段读好课文后,我再提取该部分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正音,记形,逐个识记。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 ...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课的开头进 境创设和谜语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课程的中段和末尾没有将情境的创设贯穿始终。在讲课的环节方面,逻辑比之前的设计清晰很多,因为在之前的设计中,随文识字和课文内容讲解的穿插使主线不明显,逻辑有些混乱。采用集中识字 先让学生带拼音读。提醒学生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这些。并对...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 教学反思。我是今年刚刚分配在火星二小的新任教师,上天给了我们这批幸运儿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先有 蓝青工程 活动,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后又学校举行了教学 创新杯 大赛,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是非常看重这次比赛的,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二来对自己把一个学期的工作也是一个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