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发布 2023-03-24 04:25:28 阅读 4374

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朗读”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给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兴趣、基本功、多样正文:

语文教学大纲》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都明确规定:“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

一、利用**、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说过:

“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这话说的多形象,一个好教师的确应该如此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激趣、赏识教育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画。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或**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看菊花》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①学生自由观察插图。

初看插图,学生可能只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不明白图意。②针对问题,仔细观察插图。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便可加深对图意的理解。

看完了插图,学生肯定急于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在读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左手压书,右手点字,眼看书本,字字过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多年低年级的教学摸索和实践,让我体会到,有了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后,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还应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环渐进,逐步打好朗读的基础。鼓励他们多朗读,并安排适当的时间,开展相应的比赛,为他们提供一个朗读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

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紧扣主线,培养朗读能力。

目标导向,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朗读”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年级教材也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要求,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方面的强化训练:1、强调读音准确。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

如“村”读“cun”,不能读成“chun”,“声”读“sheng”,不能读成“seng”,“进”不能读成“jing”等。只有读得正确,才能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2、强调不唱读。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喜欢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为了改正学生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是这样做的:①划分词语。

在教学生朗读之前,先教他们划分句子中的词语,这样取得的效果比较好。比如,我在教学第一册《冰花》一课时,先教学生划分第一句“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在以后的朗读中,学生会自行拿出铅笔划分词语,朗读起来就轻松多了。

②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认识了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等标点符号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掌握不同的停顿时间,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来。③强调读出感情。

一年级教材中选编的课文的特点是故事性、趣味性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地流露感情。

三、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给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朗读而言,不仅要培养朗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朗读的技巧。

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

地重复,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情绪,那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采用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对话较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如《我叫“神舟号”》;语句优美的课文宜采用范读指导法,如《浪花》;动作表情描写生动细致的课文宜采用表演朗读法,如《小河与青草》。在课外,可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增长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年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朗读水平明显有了提高,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有适当的停顿,能在理解文中人物感情的基础上读出相应的感情。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 语文教学大纲 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都明确规定 学习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 蔡惠玉。新课程 小学 2017年第06期。摘要 读通 课文在这里指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只有建立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才能事半功倍 顺理成章。一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读通课文是一年级学生要达到的第一个要求,也是为达到其他目标必须扎实训练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从字 词 短语 ...

一年级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读 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苏东坡说 三分诗,七分读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