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五年级小学语文《天火之谜》

发布 2023-03-17 05:17:28 阅读 5707

●单元及主题:第六单元19课《天火之谜》

主备人。程屯镇吕庙小学杨春凤。

第1课时。共2课时上课日期。

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

3、根据“预习导航”以及课后习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电的可怕以及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

根据“预习导航”以及课后习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的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教(学)具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这学期我们积累了很多古诗,还记得高鼎的《村居》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诗。是呀“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一直都是快乐与自由的象征。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风筝却担负着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要帮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天火之谜》。

板题:天火之谜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疑问?生1::“天火之谜”指什么?

生2:这个谜解开了吗?谁解开的?是怎样解开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自我修改。出示第一类词:(难读字)

雷暴毙伤拴攥住颠簸钥匙纤维出示第二类词:(需理解词)

雷电交加不足为奇混为一谈冷嘲热讽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

交流以上词的意思:(提示理解词义的方法:a、理解关键字的意思,理解词义。b、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指名试读课文,相机纠正。4、交流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

三、根据课后习题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读课后习题四的要求。2、说说概括段意的要领。3、默读课文独立完成。4、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

2、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3、交流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4、感情朗读这部分课文。五、总结过渡。齐读第二小节。

述:富兰克林是怎样解开这了谜团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六、结合预习导航指导书写:暴:注意下面结构。

揭:左窄右宽,区分形近字“渴”“喝”等字。颠:左右同等毙:中间一横不要过长。布置作业:(必做题)

一:辨字组词。

挣()恙()爆()劈()筝()羔()暴()毙()二:成语填空。

不()为奇冷()热讽()发冲冠欣()若狂无()之谈安然无()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此处使用手写。

)为一谈精()绝伦巧()天工。

提升题)学会用“冷嘲热讽”和“欣喜若狂”造句子。

板书设计:19.天火之谜富兰克林暴揭颠毙。

教学反思:单元及主题:第六单元19课《天火之谜》

主备人。程屯镇吕庙小学杨春凤。

第2课时。共2课时上课日期。

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

3、根据“预习导航”以及课后习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电的可怕以及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根据“预习导航”以及课后习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的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教(学)具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自我修改此处使用手写。

是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的事。

二、找出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

过渡: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富兰克林是一位科学家,科学家,这真是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称谓。他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也是科学实验的过程,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我们的课文在给我们揭示天火之谜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

文中他从开始关注雷暴到最终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是经历了许多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每一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要遵循这样的步骤。

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步骤。

最好是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提问——观察——推测——实验——结论。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回当下最流行的穿越,通过书中的文字,时光穿梭,回到18世纪,跟富兰克林一起揭开天火之谜。三、品读课文,了解富兰克林的人物品质,感受成功的艰难。(一)、提出问题:

1、我们先来看看,富兰克林的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提问”,所谓提问,其实就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富兰克林想研究什么?(雷暴)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小节,告诉我雷暴有多可怕?

交流重点: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场面恐怖进行朗读*上帝的怒火雷神是不可触碰的神明,非凡间凡间所有。)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3、口说无凭,耳听为实,我们来听一听雷暴的声音。(**雷暴的声音)

4、带着心中的这份恐惧,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雷暴的可怕。(齐读第一小节)

5、面对这么可怕的雷暴,我们不禁想再次确认一下,富兰克林你真的确定想研究如此可怕的雷暴吗?真的确定?不怕危险?

不怕神明?(为了科学,无所畏惧,为富兰克林喝彩。)(二)、观察和推测。

过渡:同学们,看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还真不容易,有没有同学要放弃这次体验的?很好,都很勇敢,有科学家的一点风范。

做科学研究,可不是光靠勇敢无畏的心,其实,我们的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雷暴的一些秘密,并且已经有了研究的方向。

1.找出课文中描写富兰克林观察和推测的内容的句子。2.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早就,长期观察。观察的具体内容,用科学眼光。

去细心观察,他的观察角度与普通人的观察不一样,思考,联系科学的观察)

4.(*语言训练:把推测换成猜测行不行?

推测:有根据的猜测。科学家的推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观察的基础上的。

)富兰克林不畏惧可怕的雷暴,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推测,真是不容易。可是这推测却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4.(出示文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用心感受倾听人们。

是怎样嘲讽富兰克林的,等一会,请你来说给大家听。5.想好怎么说了吗?别急,老师这里还又一段补充资料,也请你。

去读一读,看看自己有聆听到更多的冷嘲热讽。(出示补充材料)

6.想象人们对富兰克林的嘲讽。

7.自己长期的研究推论,换来了人们无尽的取笑,你心里有什么。

感受?想过放弃吗?(为了科学,不怕嘲笑,让我们再次为富兰克林喝彩。)(三)实验**。

1、终于到了实验的这一步了,真是步履维艰。实验**是整个科学实验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最精彩的一步,最让人。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紧张的一步。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实验啊?接下来,就让我们跟富兰克林一起走进那个震惊世界的实验。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4小节,以四人为一小组,思考讨论:这是一次()的实验。注意联系文中的具体词句,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预设一:感悟危险:危险,勇敢、大胆、惊心动魄、紧张。

1)、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2)、补充材料,感悟危险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资料,也能看出这次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3)、谈感受。为了科学,不畏生死,再次为他喝彩。

现在就让我们在**中,亲身感受一下这个紧张、危险的场面。准备齐读。

预设二:感悟风筝——特别、精心准备、考虑周到、费劲心思、艰辛。

1)、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又什么不同?(出示**)

3、精心准备,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艰辛,考虑周到、费劲心思、

融入了对科学的挚爱、一丝不苟。下功夫,努力预设三:体验成功——成功、争气、了不起。

过渡:这是一次特别的实验,这是一次危险的实验,这是一次精心准备,惊心动魄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倾注了富兰克林的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它理所当然取得了成功。所以这还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1、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2、指导朗读。

3、我们共同见证了富兰克林的成功,这一刻,我们一样欣喜若狂,让我们一起来为富兰克林欢呼。(四)、问题解决。

1、过渡:“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富兰克林成功了,此时此刻,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2、冷嘲热讽没有让富兰克林停止自己的探索的脚步,众人的吹捧和表扬也不会让富兰克林迷失自己,他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着。

3、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四、总结回顾,感受精神。

1、时光穿梭的幸福时刻到此就结束了,让我们回到21世纪。同学们,在和富兰克林一起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中,你一定收获颇多,感想颇多。现在,你来告诉我,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勇于探索执着追求敢于实验百折不挠)

2、那富兰克林能最终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品质是什么?永不言弃百折不挠3、这就是成功的秘诀——百折不挠。你还知道哪些人百折不挠,取得成功的故事。

这样的人真是太多了,谈迁、李时珍、诺贝尔、张海迪、爱迪生。

五、作业。(提升题)

阅读其他名人“百折不挠”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提问——观察——推测——实验——结论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用于实验震惊世界教学反思: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五年级小学语文《天火之谜》

潘渡镇中心校2016 2017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备课。单元及主题 第六单元19课 天火之谜 主备人。潘渡镇李楼小学刘艳丽。第1课时。共2课时上课日期。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 风筝实验 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 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9天火之谜

19天火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并且能够规范书写。注意 暴 揭 的正确写法 能灵活掌握多音字 发 冠 混 的使用 积累描写神态的词语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能够使用 欣喜若狂 等词语说话。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练习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

五年级语文上册 天火之谜 教学设计。海南东方感城中心校友吉家岭。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落大意。教学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