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3-16 21:58:28 阅读 9606

基本信息。

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示儿》

西华县叶埠口乡洼赵小学wjp1968

教材分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毕生心愿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理解个别字词。

2、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要求教师引导学习。

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3、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理解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

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读j)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

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l(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教学环节1,简介作者。2、提出学习目标。3、学习古诗。4、指导背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

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学生合作学习,理解字词,不懂的教师再指导。

板书设计。示儿。

临终所盼但悲(生)渴望统一告翁(死)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比较好,能够互相学习。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深入体会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

教学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不太理想的是学生体会不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国家不能统一,是诗人最大的痛苦。

如果我能先讲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当时的政治地位,效果可能比这要好。

五年级上册西师版语文复习六古诗

五年级上期末总复习六 古诗 1.示儿 一文的作者是朝 这首诗写者心事的诗句是表现作者希望的诗句是朗读时,前后应有变化起伏,前两句应用 的语调,后两句则转为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示儿 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补充诗句的后两句。九州 的意思是读了诗的前两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画...

狼群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 质疑导入。读课题,说说你想从文中知道些什么。二 初读课文,自读自悟。1.轻声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2.本文主要讲了什么?3.根据课后第二题的要求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并把自己的体会批在旁边。三 感悟体会,合作学习。1.学生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信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我的情感变化。4.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材简析。这篇课文作者用轻松 闲适的语言,描写了她与丈夫的一次有趣而难忘的采摘,将她感受到的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传递给了读者。通读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