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发布 2023-03-15 08:24:28 阅读 6696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zhòu 的薄m隐隐约约的窸sū 作响。在这yīn 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3分)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得很阴森。

a. 盖住 b. 笼罩 c. 排列。

3.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以修改。(4分)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②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将对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第①句: 第②句:

4.古诗词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6分)

(1似曾相似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4)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5)《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

5.名著阅读。(4分)

1)“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是一首选自《繁星·春水》的小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歌颂,将母爱融为一体。

(2)下列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请将其所表现的寓意写在横线上:

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

“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尽,倒下死了。

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

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这故事是说, 。

6.综合性学习。(4分)

本报讯 2024年3月23日清晨,正逢孩子上学期间,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连续砍伤13名小学生,目前已有8名学生死亡,5名学生受伤。

1).你身边不一定发生如此严重事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请列举一些现象。(2分)

2)你是鸿鹄中学的一名学生,放学时,看见一群学生在校门口聚众斗殴,现在需要你马上打110报警,你应该怎么说?(2分)

二、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4题。

(一)(10分)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7.文中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哪些?这些称呼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8.作者要写的是蝈蝈,但有不少句子是却在描写蝉的叫声。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3分)

9.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10.作者喜欢蝈蝈的歌声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9分)

何祚庥。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

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2024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2分)

1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 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武穴市实验中学胡云峰陈水明。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2008年12月31日。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目标能力。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 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 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武穴市实验中学胡云峰陈水明。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2008年12月31日。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目标能力。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 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 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武穴市实验中学胡云峰陈水明。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2008年12月31日。学科教材名称。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年级学习单元。七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设计者。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标准 及 内容标准 中与本单元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