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发布 2023-03-07 11:06:28 阅读 1872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2.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

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认知和**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5.在中国陆续出土了“大食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唐朝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 )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时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6. 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最主要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7.宋朝把与契丹政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成“广信”,“静戎”改成“安肃”,“破虏”改成“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8.宋初的大将曹翰有诗云“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下列关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但轻视军队。

b.文臣统兵,军队战斗力削弱。

c.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9.2023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在“靖康之变”中被掳走的北宋皇帝是( )

a.宋太祖宋太宗 b.宋太宗宋徽宗 c.宋徽宗宋钦宗 d.宋钦宗宋高宗。

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材料,据此判断,该历史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大量人口南迁 b.宋朝的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人民的生活富足。

12.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

13.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2023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右图中的。

a. a地 地 地 地

1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15.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下列诗句中未能体现家国情怀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6.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加强了民族融合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推行了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7.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b.军机处效率低下。

c.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d.君主**得到强化。

18.明朝时期,景德镇以陶瓷举世闻名。最能体现其高超制瓷工艺的是( )

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

1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宋岳飞抗击金军b.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

c.隋文帝厉行节俭d.唐朝杜甫《三吏》《三别》《春望》

20.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正在**电影《李时珍》 b.唐明邦著《李时珍评传》

c.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 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

21.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a.珠江流域 b.广东省。

c.海南岛 d.西沙、南沙等南海诸岛。

22.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

…南北朝→□→唐……宋→□→明→清→……

a.隋、十国 b.东汉、三国 c.隋、元 d.三国、五代。

23. 在现代社会中,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24.“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每服。

一、二钱,淘米水调服。”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25.“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国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该艺术形式是( )

a.唐诗 b.京剧 c.宋词 d.元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唐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2分)

材料一长安城简图(右图)

材料二开元年间,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重用贤才,实行改革,稳定政局,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当时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强大,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加之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但是,在取得成就后,他就变得骄奢了,大臣进谏也听不进去……他便一味地随心所欲了。从此,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向他后期的“天宝”乱世发展,直至最后被边防叛军逼出长安,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材料三北宋都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都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

商品可以在白天、夜市交易,三鼓之后还可交易,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四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

材料五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长安城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谁的统治?他统治前期和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4分)

3)材料三描绘了北宋哪个城市的(都城)商业的繁荣景象?材料三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2分)

4)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宋朝哪些方面领先世界?(2分)

你赞同材料五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受。(2分)

27.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材料二:“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材料三**五世被顺治帝封为“**喇嘛”;班禅五世被康熙帝封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乾隆创设“金瓶掣签制”

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清朝设伊犁将军。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姓名得分。一 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又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2,3 则该点原来的坐标为 a 0,0 b 3,6 c 0,6 d 6,0 2 某中学新科技馆铺设地面,已...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下列各图中,1与 2是对顶角的是。如图,已知梯子的横档是互相平行的,1 110 则 2的度数为 a 70 b 110 c 60 d 80 已知点p 2 4m,m 2 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 b m 2 c m 2 d m 2 一幅美丽的图案,在其顶...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姓名成绩 一 选择题。1.在,3.14,2 0,1.2626626662 中,属于无理数的个数是 a.3个b.4个 c.5个 d.6个。2.将点a 2,2 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再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c的坐标为 2,2点c在第。二 四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