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25 23:02:28 阅读 7233

《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2.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2.有感情地吟诵词。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称赞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就是被称为“词国女皇”的——李清照。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的一首词——《如梦令》

初读全词,理解诗意。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要理解一首词,对作者必须要熟悉,要知悉词的写作背景。那么,有没有同学介绍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呢?同学:……

教师:嗯,看来大家对李清照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我就再补充一些知识。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2024年,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之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下这首词,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富有感情。

(学生大声的读……)好了,现在同学们标出这首词中不懂得词语,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我请一名同学给咱们翻译一下这首词。

同学:……师:同学翻译的不错,全词的大意:

经常回忆起在溪边凉亭游玩饮宴的情景,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别不出来了。一直到兴致完了,天已经黑了,才掉转船头回去。结果却搞错了方向,船行到了藕花深处。

奋力地划啊,奋力地划啊,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全都飞起来了。

美读全词,领悟意境。

教师:下面我在黑板上列出三组意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同学们能描绘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1)溪亭日暮:

教师: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

(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吗?出示**: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

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教师:李清照虽为女子,也爱喝酒,在他的很多词中都提到了“酒”字。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读出来的?

同学:沉醉。

教师:此时,她也醉在了美酒中。但是,词人仅仅是因为酒而沉醉的吗?那她还沉醉于什么呢?她还因为这溪亭日暮的美景而醉。

误入藕花深处。

教师:这是一片怎样的荷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塘美景。

(展示多**课件)生自由交流。(荷叶密密层层,有的像大玉盘,有的像撑开的小伞;无数粉色的荷花从绿叶中冒出来,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又像从天而降的仙子一般)

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

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已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

是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却看到了这么迷人的景色,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又一次沉醉了)

教师: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也和你们一样活泼可爱又顽皮,酣畅淋漓的玩了一天,天色又很晚了,才误入藕花深处,此时的她面对这清香幽静的美景,更加陶醉了。让我们闭上眼睛陶醉地读。

争渡惊起鸥鹭。

你还看到了什么?(鸟多、壮观)听到了什么?(鸟叫声)出示**:你看,在溪水旁,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冲破夜幕,飞上天空,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朗读“一滩鸥鹭”,读出壮观。

你还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争渡)争着划船,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

这里用了两个“争渡”,为什么?比较:更表现出着急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热闹而又有趣的场面。

惊”字除了讲惊起鸥鹭,谁也惊了?惊什么?这真是“鸟被人惊”、“人被鸟惊”啊!“一滩鸥鹭”带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使大家沉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的壮观中,再一次沉醉在郊游快乐的心情中。

教师:因为沉醉于溪亭日落的美景,不小心误入了藕花深处,没想到却惊起了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着迷的流动的画面。

教师: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亭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

但词中却略去郊宴不写,而只写归途,甚至连归途也没有写全,至“争渡”“惊鸥鹭”便戛然而止。这是因为由于误入而群起争渡是这次郊游**乎意外的一个高潮,用这个典型细节能更鲜明、更集中地表现少女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总结: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

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

我们学完了这首词,也了解了它的意境,接下来老师给你们放一下这首词的录音,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在脑海里勾绘这首词的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

七年级 如梦令 教学设计。七年级 如梦令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倾听文字的声音。2.理解词意,想象画面,揣摩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品出文字的味道。3.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领悟文字的真情。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2.把握这首词...

六年级语文《如梦令》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 默读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 醉游 的欢乐。2 通过 如梦令 的语调 韵律 节奏等来体味 沉醉 的程度,陶醉 的感觉。3 通过想象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重 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 课件 学生收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教学过程 ...

六年级语文《如梦令》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 如梦令 说课稿。六年级语文 如梦令 说课稿。5月20日,我有幸与袁校长 林书记 茅主任等老师一起到xx中心小学上课,收获颇丰,而 如梦令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使我真切感受到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意义。新颁布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 学习古诗,要理解诗的意思,体会情感,背诵并积累优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