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透镜和视觉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辨认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叙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照相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明确“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四、教学预设。
(一、教学引入)
情景: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在路上遇到暴风雪,把火柴丢了。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没有火柴怎么生火呢?如果你是考察队的一员,能找到生火的办法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当中也会有学生提到用冰透镜。没有就自己提出。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大脑中90%的信息来自眼睛,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透镜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27页,回答这里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师问: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呢?
生: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偏折)
活动: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不能得到光斑)
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问:我们如何在图上把它表示出来呢?
教师讲解凸透镜的画法:
结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两边的焦距相等。
想一想: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将会
结论: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练习: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接下来看看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影片:演示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变化。
结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师:学以致用,凸透镜跟凹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思考,并说出生活中的例子。如: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的镜头、眼镜片上的镜头、望远镜上的透镜、台式电子彩色摄影机上的透镜。
三、教学小结)
请你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说出一点你最大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a11-12页。
教与学20页a组。
五、板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透镜和视觉 参考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能描述透镜的焦点 焦距。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 比较,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尝试对生活事例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
七年级科学下册 1 6眼和视觉 练习题 1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科学二十二。一 选择题。1 眼球里的晶状体很像 a 一个凹透镜b 二个凹透镜c 一个双凸透镜d 一个平面镜。2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 正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 倒立的虚像。3 对于近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近视者在视网膜上也能成清晰的像。b 近...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运动和力 3 1 3 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运动和力 3.1 3.2 一 单选题 共20题 共40分 1.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在 襄邑道中 写道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 云不动 云与我俱东 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 河岸 b.河岸 船c.河岸 河岸d.船 船。2.下列属于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