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利用体育活动——跑步进行比较运动快慢的竞赛活动,拍成录相。自带车模。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
金属车、木头车、米尺、秒表、长木板。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1:放映多**有关运动片段,指出:坐火车或汽车时,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运动吗?
[实验]1
书上固定着笔沿桌面而移动(分析书和笔的运动情况)
[表演]一人在班上行走;两人在班上并排行走。
[板书]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改变叫运动。
2.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引入2[演示实验]2
(1)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
(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3)让电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
分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实验]3(4)陀螺的旋转(滚动笔杆)
(5)擦黑板。
总结:不同类型的运动。
[读图] 书第51页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
填写框图将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填入下表。
分析得出结论:
二、不同类型的运动。
引入3:1.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汽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他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物体运动有快有慢,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百米赛跑的录象,问:这两名同学谁跑的快?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相同路程,用时短者快)
3.车模比赛,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看谁运动的远;或者路程相同,看谁先到终点)
[小组**] 书第52页。
1.定性比较:发铁质车、木质车两种。启发用两种比较方法。
2.定量比较:只用一辆小车,由学生自定路程或时间长短进行测量。
[结论] 相同路程比时间。
相同时间比路程。
讨论思考:实验中,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快慢?
结论:三、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速度 = v =
3.单位:国际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课堂练习:甲20秒钟走了30米,乙50秒钟走了180米,谁运动快?
投影1投影2
(1)1米/秒千米/小时。
(2)1千米/小时米/秒。
投影3计算过程及结果。
1米/秒 = 3.6千米/小时。
1千米/小时 = 0.28米/秒。
规律: [例题]
书第53页
已知:s = 180km – 40km = 140km
t = 3时15分-1时55分 = 2时75分-1时55分 = 1时20分 = 1 时。
求:v =?
解:v = 105km/h
答:该车行驶的速度为105km/h
引入4:302公共汽车从双安至北太平庄沿什么路线走,速度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并不十分关心汽车速度在行进中怎样发生变化,而是关心汽车在全程中总共用了多长时间,此时也有一个速度,也可以用v = 计算,只不过这时计算出的是汽车一定时间或一段路程内平均快慢程度。
结论:四、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中运动的快慢。
3.公式 =
解题时:注意时间和路程的对应关系。
[例题] 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下表纪录了汽车在100s内运动的情况。
请计算(1)前10s内的平均速度。
(2)通过中间900m路程的平均速度。
(3)在这100s内的平均速度。
已知:t1 =10s s1 = 70m
t2 =50s s2 = 900m
t3 =40s s3 = 560m
求: 1 2 3
解:① 1 = 7m/s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耳和听觉
教学重点。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1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好实验 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教学方法。实验 观察归纳 讨论应用 实践活动。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提前准备好棉花 或细软的纸 棉布等塞耳朵的物品 蒙眼睛的物品。2 教学器材。耳朵结构示意图 模型 助听器 木梳 塑料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耳和听觉
教学重点。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1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好实验 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教学方法。实验 观察归纳 讨论应用 实践活动。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提前准备好棉花 或细软的纸 棉布等塞耳朵的物品 蒙眼睛的物品。2 教学器材。耳朵结构示意图 模型 助听器 木梳 塑料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第4节月相
教学目标 科学 目标 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实验,模仿并 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2.能够根据月相与农历的关系,估算农历。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 2.概括月相变化规律 3.结合农历说出各种月相的名称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感受古人对自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