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册12课

发布 2023-02-24 03:39:28 阅读 5168

初中历史学案12课。

课题学习重点。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法指导阅读归纳法讨论**。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沁园春·雪》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诗中涉及到几位历史人物?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为何要把汉武帝同他相提并论呢?全面阅读教材,标准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思考。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思考:

(1)汉武帝为形成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政治:思想:经济:军事:(2)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产生的作用:

课下搜集有关汉武帝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大汉天子》**资料。

合作1.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为巩固统一局面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教。

**产生了什么影响?2.你对汉武帝有什么看法?学。

总结归纳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想?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在当时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与秦始过。

拓展迁移皇在思想方面的措施加以比较,有何异同?1、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程。

反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d、***馈2、上题中的思想措施是由下列哪一人物提出的()练a、董仲舒b、李斯c、主父偃d、商鞅。

习3、西汉初年,经过几个皇帝的治理,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这是历史上的()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汉武帝的大一统d、秦始皇统治时期。

4、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6、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7、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假若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西汉的最高学府,你将在这里学习()a、儒家的经典b、法家治国之道c、墨家的学说d、天文算术之理。

课堂作业。见练习册。

个案补充。自学导航。

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导学案

第11课汉武帝的 大一统 审核 七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知道汉武帝改革的目的和内容。2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秦始皇 汉高祖 文景之治后,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达到了极盛。二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一 汉武帝的改革 政治 经济上 1 汉武...

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导学案

第11课汉武帝的 大一统 审核 七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知道汉武帝改革的目的和内容。2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秦始皇 汉高祖 文景之治后,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达到了极盛。二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一 汉武帝的改革 政治 经济上 1 汉武...

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课导学案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导学设计。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 了解夏 商 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 建立者 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3 归纳夏朝 商朝灭亡原因相同之处,明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道理。学习重点 中国从夏朝到西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更迭。学习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