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学案

发布 2023-02-24 03:37:28 阅读 3037

12课(历史)学案。

一、温故而知新:

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北宋、西夏、辽南宋、西夏、金。

上学期我们学到的,在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哪一个民族?哪位单于在位时?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兴起。

2、元朝的建立。

3、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

4、元朝的行省制度。

5、民族融合。

抓住“三个三”把握本课。

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

文天祥。三个年代:1206 1271 1276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设立。

问题一: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1227),金(1234)。

忽必烈即元世祖,2023年定国号为大元,2023年定都大都。

元于2023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2023年统一全国。

文天祥抗元。

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答:不畏**,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

农业。元世祖下令治理___推广___的种植。

水陆交通运输业。

1、元世祖令人开凿了两条新运河,分别是___和___

2、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___

商业和大都。

1、元朝的商业繁荣,__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曾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目的: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地方。

**:__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元朝,最大的行省是。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

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人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内迁。

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4、回族开始形成。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1、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2、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

3、促进民族融合;

4、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册12课

初中历史学案12课。课题学习重点。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的大一统。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法指导阅读归纳法讨论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沁园春 雪 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诗中涉及到几位历史人物?秦始皇建立了...

七年级历史12课

课题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 学习目标。1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 思想文化 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2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3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二 学习重难点。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难点 比较秦始皇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 12课

2.表现 许多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包括族,大量迁入中原和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等族,经。民族融合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同没有什么差别。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3.作用 促进了各族 的发展与融合。课中导学 学习目标 1.掌握蒙古的兴起 元朝的建立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元大运河的开通 行省制度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