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4.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登岳阳楼》:(一)导入新课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①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③许棠:“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④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⑤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③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二)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三)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五)赏析诗歌。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①翻译。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②“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①翻译。
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②“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
坼”,**。“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①翻译。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
“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
试分析颈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①翻译。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
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六)**总结全诗1.主旨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2.艺术技巧。
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②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③用词精当,含意深刻。
二、学习《登高》
1.题解。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3.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
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4.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5.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三、学习《石壕吏》
1.**背景**,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2.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3.学生自由读。
4.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5.全班齐读。
6.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多**显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7.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
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
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课后练习。
九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作业纸
时间 2012 4 8 班级 姓名 备写 张涛。一 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决眦 老妪不胜簪 泣幽咽 邺 城戍 青未了 2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横线的词。1 决眦入归鸟2 浑欲不胜簪 3 老翁逾墙走4 犹得备晨炊 5 吏呼一何怒6 死者长已矣 3 填空。1 杜甫是 代大诗人,字 他被称作 ...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 他的诗忧国忧民 他的诗沉郁顿挫 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 诗圣 的杜甫。一 说教材。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诗,这就是我本课的说课内容 杜甫诗三首 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了解古体诗 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有感情的朗诵古诗。领会诗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写作艺术,并能结合词句做点赏析。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诗歌具有浓厚。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